首页 理论教育上海生态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上海生态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摘要】:在GIS 支持下,将研究区域两个时段的Ⅰ、Ⅱ级生态景观面积进行统计分析,对研究区域发生动态变化的生态景观以矩阵的形式进行说明,以便进一步更加明确转变形式和转换程度,发生景观矩阵转移的生态景观统计结果见表2、表3。在GIS 支持下,将获得的两个时期的Ⅰ级、Ⅱ级生态景观格局变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区5年内各种类型生态景观面积增减及变化浮动,具体分析结果见图2、图3。

(1)生态景观格局转移变化分析。在GIS 支持下,将研究区域两个时段的Ⅰ、Ⅱ级生态景观面积进行统计分析,对研究区域发生动态变化的生态景观以矩阵的形式进行说明,以便进一步更加明确转变形式和转换程度,发生景观矩阵转移的生态景观统计结果见表2、表3。

表2 2010年、2015年优先区Ⅰ级生态景观转移矩阵1)分析(km2

表3 2010年、2015年优先区Ⅱ级生态景观转移矩阵1)分析(km2

表2 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5年内森林-灌丛生态景观表现非常稳定,景观格局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草原生态景观发生变化,部分景观转变为森林-灌丛、湿地、城镇和裸地,部分农田生态景观转变为草地和城镇,湿地生态景观稳定性较差,部分景观转变为草地和裸地生态景观。从景观面积数据矩阵转移度分析,研究区湿地生态景观格局变化浮动较大,有12.918 km2 湿地转变为裸地-永久积雪,其他类型生态景观表现的格局变化很小,变化浮动在0~4 km2范围之内。

表3 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5年内有11 种Ⅱ级生态景观发生了格局变化。发生变化的11 种生态景观格局中,裸土、河流、建设用地、交通用地、旱地、高寒草甸共6 种生态景观格局变化相对较明显,其中有12.918 6 km2 河流生态景观转变为裸地生态景观,景观格局变化最明显。其他高寒草原、稀疏草地、落叶阔叶灌丛、采矿地、草本湿地5 种生态景观格局变化不明显,景观格局变化范围在1 km2 范围之内。

(2)生态景观格局变化分析。在GIS 支持下,将获得的两个时期的Ⅰ级、Ⅱ级生态景观格局变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区5年内各种类型生态景观面积增减及变化浮动,具体分析结果见图2、图3。(www.chuimin.cn)

图2 Ⅰ级生态景观格局变化

图3 Ⅱ级生态景观格局变化

图2 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5年内草地、农田、湿地、城镇、裸地-积雪5 种生态景观格局发生了动态变化,其中草地、湿地、农田生态景观面积有所减少,城镇、裸地-积雪生态景观面积有所增加,森林-灌丛生态景观格局没有发生变化。根据柱状图变化浮动分析,湿地、裸地-积雪生态景观格局变化相对比较明显,草地、农田、城镇生态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不明显,森林-灌丛生态景观格局没有发生变化。

图3 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5年内Ⅱ级生态景观中落叶阔叶灌丛、高寒草原、高寒草甸、稀疏草地、旱地、河流、草本湿地、建设用地、交通用地、裸地等11 种生态景观格局发生了变化,其中,阔叶灌丛、草本湿地、建设用地、交通用地、采矿地、裸地6 种生态景观面积有所增加,高寒草原、高寒草甸、稀疏草地、旱地、河流5 种生态景观面积有所减少。根据柱状图变化浮动分析,河流、裸地生态景观格局变化比较明显,落叶阔叶灌丛、高寒草原、稀疏草地、草本湿地、采矿地生态景观格局变化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