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IS 支持下,将研究区域两个时段的Ⅰ、Ⅱ级生态景观面积进行统计分析,对研究区域发生动态变化的生态景观以矩阵的形式进行说明,以便进一步更加明确转变形式和转换程度,发生景观矩阵转移的生态景观统计结果见表2、表3。在GIS 支持下,将获得的两个时期的Ⅰ级、Ⅱ级生态景观格局变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区5年内各种类型生态景观面积增减及变化浮动,具体分析结果见图2、图3。......
2023-11-17
An Analysis on Dynamic Changes in Ecological Landscape Patterns at the Eastern Fringes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赵培强 陈明霞 胡兰兰(甘肃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兰州 730030)
Zhao Peiqiang Chen Mingxia Hu Lanlan(Gansu Design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Lanzhou 730030)
摘要 选取国家划定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为研究对象,以2010年和2015年2 期卫星遥感影像资源为数据源,利用ArcGIS 技术,采用生态景观矩阵转移和生态景观指数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域生态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和景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5年,研究区域I 级、Ⅱ级生态景观格局总体比较稳定,变化不明显,局部生态景观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等因素的影响,生态景观格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利用生态景观指数法分析表明,研究区域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景观类型复杂,但景观格局总体表现比较稳定、动态变化不明显。
关键词:生态系统 景观格局 转移矩阵 景观指数 边缘区域 青藏高原
Abstract The eastern fringes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has been identif ied as a priority area of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by the State.As the study area,taking the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mages in the years of 2010 and 2015 as the data source and using ArcGIS technique,the analytical methods of ecological landscape matrix transfer and ecological landscape index were adopted to analyse dynamic changes in the ecological landscape patterns and the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The result has shown that,in the study area,the class I and class II ecology landscape patterns were comparatively stable whilst no evident changes occurred.Certain changes happened in localised ecological landscape affected by several factors such as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environment.It was indicated that by using the ecological landscape index to analyse the study area,there was a relatively high degree of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with complicated landscape types whilst the landscape patterns were found stable as a whole without showing obvious dynamic changes.(www.chuimin.cn)
Key words:Ecosystems Landscape pattern Transfer matrix Landscape index Fringe area Qinghai-Tibetan plateau
国家环境保护部公益类项目,编号:A2016-007。
第一作者赵培强,男,1978年生,2009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工程师。
生态系统是服务于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准确而有效地反映生态系统的变化成为目前生态学研究的前言和热点[1]。当前,对生态现状的研究多为静态研究,其缺点是不能准确地反映研究区域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2]。景观格局是生态系统格局的具体体现,对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研究有助于发现生态系统中景观变化的成因,探究人类活动、自然演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而对生态景观格局变化方向过程和效应进行调控[3-8]。当前,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是生态景观格局研究的主要手段[9],获取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准确地反映研究区域生态景观格局的变化[10-11]。
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区域是我国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保障区,区域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物种资源,种类数量繁多的珍稀和濒危野生动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物种资源库和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域,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物种资源基因库,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2015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准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监管,提升我国生物多样性管理水平,国家生态环境部将该区域划入国家35 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该区域属于羌塘-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物种资源优先保护区域位列其中。本研究以羌塘-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简称“优先区”)甘肃省区域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遥感解译技术,对优先区2010-2015年2 期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分析,探究研究区生态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为未来该区域生态景观格局变化调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有关上海环境科学集 第23辑的文章
在GIS 支持下,将研究区域两个时段的Ⅰ、Ⅱ级生态景观面积进行统计分析,对研究区域发生动态变化的生态景观以矩阵的形式进行说明,以便进一步更加明确转变形式和转换程度,发生景观矩阵转移的生态景观统计结果见表2、表3。在GIS 支持下,将获得的两个时期的Ⅰ级、Ⅱ级生态景观格局变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区5年内各种类型生态景观面积增减及变化浮动,具体分析结果见图2、图3。......
2023-11-17
东部地区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为代表的三大经济圈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典范。随着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进一步创立了泛珠三角的经济合作模式。泛珠三角形成9+2的概念,九个大陆的省市加上香港、澳门,形成了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特殊关系。这是我国第一个东部、中部、西部共同开展联合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2023-11-27
表1 羌塘-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甘肃境内范围图1 羌塘-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范围1.2.2 研究方法生态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2023-11-17
值得一提的是,谷歌云是前五大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中增长最快的,2018年同比增长93.9%,收入规模几乎翻了几倍。(二)全球云计算行业竞争格局目前,云计算行业已经初步形成互联网阵营、IT阵营和电信运营商阵营三大竞争阵营。根据相关预测,到2021年,全球70%的公有云市场收入将由全球十大公共云服务提供商主导。......
2023-11-07
基于以上分析,翠屏区师培中心骨干教师项目组认真学习了对话式培训的相关理论,通过实践反思,创造性地利用相关成果,形成了骨干教师培训的相关操作模式和方法。......
2023-08-12
本研究利用ArcGIS10.2.1 软件,提取研究区2010年、2015年两个时段生态遥感数据,对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块数、边界密度、平均板块面积、类斑块平均面积()聚集度指数5个景观指数进行分析,分析两个时段Ⅰ级和Ⅱ级生态景观特征变化,具体分析结果见表4、表5。......
2023-11-17
根据地质地貌及地下水赋存条件,大同市地下水含水层组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组、变质岩风化裂隙含水层组、碳酸盐岩、盐岩裂隙含水层组、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含水层组、玄武岩孔洞裂隙含水层组。广泛分布于盆地中心地带。如广灵县广灵泉多年平均流量达215.6L/s,水质类型多为HCO3-Ca·Mg型,矿化度小于0.5g/L。......
2023-11-04
在图像中检测出不同的特征区域之后,需要使用一种更适合于计算机进一步处理的形式,对得到的区域像素集进行表示和描述。显然,一般局部特征区域的外部特性不具有区分性,只能通过其内部特性来表示。常用的局部特征描述子都是基于选定的表示方式,将特征区域描述为向量的形式,又称特征向量。......
2023-06-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