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导入哪些职业素质会被外企看中对大学毕业生来说,要想进入一家真正有实力的外企相当不容易。公司此次主要招聘市场部员工,招聘主管认为,求职者在设计、演示广告的即兴发挥中至少可以显示出三种素质:广告创意需要个人创造力;演示广告需要表现力和感染力;合作广告需要团队精神。而这三种素质,恰恰是每一个市场销售人员所必备的。企划大赛决赛如期举行。在参加决赛的6个小组中,公司最终挑中4名毕业生成为公司新成员。......
2023-09-18
(一)职场
职场指一切可以就职的场所,包括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学生上学的最终目的是为走上职场做准备,学校和职场大不相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和职场的目标不同
学校的目标是培养人,学生在学校是学知识的;职场的目标是用有知识的人去获取更多的利益。职场也会有意地培养人,只是培养人是为了公司的壮大和生存。
2.在学校与在职场的人的价值不同
在学校,学生的任务就是完成学习任务,取得好成绩,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职场上,员工的任务是完成工作任务,带给公司更多的利益,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
3.学校和职场完成任务的方式不同
在学校里,学生基本上是“单兵作战”,独自完成各类作业、试卷、设计,即使需要做一些团队作业,比较用功的学生也可以单独完成;在职场上,几乎所有的任务都需要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并且要遵守各种规则和惯例,按公司要求的特定的方式工作。
4.失误或违规带来的后果或处罚不同
在学校犯错,后果再怎么样也不会太严重,至少对学校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在职场,员工的一个小失误,不仅会影响个人发展,还可能给所在单位造成重大的损失。
5.学校和职场对人的要求不同
学校的管理相对来说是有很大自由度的;职场更多的则是服从、遵从,按规章办事,制度严格。
正因为学校和职场这两个环境有众多不同的地方,对于初入职场的新人来说,尽快让自己“去学生化”适应“职业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职场的关键要素
1.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就是清晰地明确一个人在职业上的发展方向,它是人在整个生涯发展历程中的战略性问题,也是根本性问题。职业定位包括三层含义:一是确定自己是谁,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二是告诉别人自己是谁,自己擅长做什么工作;三是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能力以及个性,将自己放在一个合适的工作(生活)的岗位上。职业定位是自我定位和社会定位两者的统一,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结合个人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不断做出修正调整。
大学生的职业定位受就业意识支配,它是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就业意识的核心是就业动机,大学生的就业动机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并指向一定的目标。谋生型、创业型和贡献型三种就业动机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定位。
2.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工作者对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工作者是否能够顺利适应职场环境,取得职场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
3.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指人们对职业的认知、意向及所持的观点,是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需求对自己进行正确社会定位的思维能力,是指工作者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明确的追求和全面、清醒的认识,包括职业的就业现状、发展前景等。职业意识能够为人们指明方向,成为人们以某一特定职业去为人类和社会进步服务的内在精神支柱。
4.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初入职场,职业规划有助于使个人认清自身发展的进程和事业目标,作为选择职业与承担任务的依据,把相关的工作经验积累起来,准确地充分利用有关的机会与资源,指引自我不断进步与完善。职业规划能够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提供奋斗的策略,增强职业竞争力。
5.职业发展
职业发展是致力于个人职业道路的探索、建立、取得成功和成就的终身的职业活动。根据中国职业规划师协会的定义:职业发展就是在自己选定的领域里,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成为最好的专家,也就是在某一领域有深入和广泛的经验,对该领域有深刻而独到的认知的人。
(三)学生与职业人的认知
学生:接收任务、储备知识、培养能力,经济无法完全独立,一直生活在家长和学校的庇护下,社会经验缺乏,人际交往较为简单。(www.chuimin.cn)
职业人:工作目的性明确,家庭经济压力大,环境变化大,工作负荷量大,更强的社会责任感,承担各类风险,生活独立,与同事心灵沟通较少,生活较为单一,人际关系复杂。
学生与职业人的区别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社会责任不同
大学生是以学习、探索为主要任务,整个角色过程是接受教育、储备知识、锻炼能力的过程。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使自己德、智、体全面发展是其主要社会责任。
职业人是以其特定的身份去履行职责,依靠自己的本领或技能为社会和他人服务,完成工作来体现。职业人必须适应社会、服从管理,在工作中犯了错误,必须承担成本和风险的责任,以及相应的社会责任。
2.社会规范不同
《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规范学生学习、做人和发展。学生是受教育者,在其违反角色规范时,惩罚是辅助手段,以教育帮助为主。
对职业角色的规范因职业的不同而各不相同,但都比学生的社会规范更严格,一旦违背其社会规范,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甚至是法律责任。
3.社会权利不同
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学习,因此,学生角色强调对知识的输入、吸收与接纳,对知识的输出和运用强调较少。当毕业生参加工作后,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转变活动方式,将所学知识应用、输出和创造性地发挥,则会感到工作难以适应。
职业人依法行使职权,开展工作,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向外界提供自己的劳动,即运用和输出、应用与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向外界提供专业的服务。要求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发挥水平,并在履行义务的同时取得报酬。
4.面对的环境不同
学生:寝室—教室—食堂三点一线的简单而安静的生活方式,感受单纯而简单的校园文化气氛。学习时间可弹性安排,有较长的节假休息日,教学大纲提供清晰的学习目标,学术上多鼓励师生讨论甚至争论;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布置作业或工作即可。
职业人:面临的社会环境是快速的生活节奏、紧张的工作和加班,在单位里,规定上下班时间,不能迟到早退,经常加班加点,节假日很少,工作任务又急又重;老板通常对讨论不感兴趣,多数老板比较独断;一切以经济利益为导向;要完成上司或老板交给的一件件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工作任务等。
5.自我管理的要求不同
学校生活是一种集体生活,实行统一的作息制度,对学生提出统一的行为规范,学生违反了纪律要受到惩罚,因此许多学生对学校管理形成了依赖心理。此外,学生在校的生活来源主要依赖家庭支持。
对于职业人,单位只在工作时间对员工提出要求,其他时间主要由员工自行支配,没有统一严格的方式来管理约束。经济开始独立,家庭和社会期望毕业生不仅在经济上独立,而且在心理及其他方面也能独立。因此,职业角色对毕业生的独立性与自我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人际关系不同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这主要取决于学生本身,竞争只是促进学习的手段,并未从根本上影响学生的利益,由此决定学生的人际关系是比较简单的。
成为职业人后,竞争是不可避免的,竞争的胜败直接关系到利益的分配,由此决定了职业人之间的关系是相对复杂的。
(四)职业意识
1.职业意识的概念
职业意识是指作为职业人所具有的意识,它是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是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行为等职业要素的总和,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
职业意识包含经营意识、前瞻意识、营销意识、全局意识、危机意识、安全意识、角色意识、自动意识、表率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规则意识、自律意识、问题意识、自信意识、竞争意识、沟通意识、团队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等方面。
2.职业意识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对存在具有反作用。职业意识对大学生的职业社会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多数人认为职业意识是对所从事的专业的认同,因而,职业意识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活力和创造性,是敬业精神的前提。职业意识强的人会在工作中努力拼搏、奋斗不息;积极健康的职业意识有助于大学生职业选择的顺利实现、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和事业的成功。
有关大学生劳动教育教程的文章
案例导入哪些职业素质会被外企看中对大学毕业生来说,要想进入一家真正有实力的外企相当不容易。公司此次主要招聘市场部员工,招聘主管认为,求职者在设计、演示广告的即兴发挥中至少可以显示出三种素质:广告创意需要个人创造力;演示广告需要表现力和感染力;合作广告需要团队精神。而这三种素质,恰恰是每一个市场销售人员所必备的。企划大赛决赛如期举行。在参加决赛的6个小组中,公司最终挑中4名毕业生成为公司新成员。......
2023-09-18
所以,当代工匠中的手工艺人,既要得到传统工匠的“风骨”真传,又要获得当代科技文化的极高素养。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高质量的“德国制造”,就是得益于大批高素质的当代工匠。(三)当代科技创新的最终实现者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前,工匠的技艺水平往往代表着时代的科技水平。从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到蒸汽时代,催生这种革命的都是以工匠为主导的科技发现和技艺改良。......
2023-11-17
心态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处于职场中的人们,应必备以下职业心态。这是职业心态的首位,它两个重要的表现为:一是不轻言放弃;二是不怨天尤人。空杯心态就是要有谦逊的心态。学习心态是要有一种“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心态,要时刻想着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反省是成功的加速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组织纪律。奉献会使人保持良好的心态。要有不服输的精神和上进心。......
2023-09-26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推进现代化,党和国家对如何开展劳动教育进行了实践和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经历了以下3个时期。1982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对劳动教育考核有明确标准和要求的教育文件。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最高层面首次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我国的劳动教育步入了“快车道”。......
2023-11-17
(一)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对所有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敬业”就是以一种严肃认真、尽职尽责、勤奋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二)诚实守信诚实守信不仅是职业道德的要求,更是做人的一种基本道德品质。(三)办事公道办事公道是指从业人员在办事、处理问题时,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按照同一标准和同一原则办事的职业道德规范。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中的最高境界。......
2023-11-17
职业意识是按照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原则,结合中国新闻业的实际,对某些职业行为或现象的认识。多数国家新闻职业规范中并不包含法律规范问题,而中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新闻传播法,相关的法律规定比较分散和笼统,不少新闻从业人员又缺乏相关准备,在具体职业行为中并不清楚许多禁区,有可能因不熟悉相关规定而触犯法律。......
2023-11-18
陶行知把劳动教育视为“在劳力上劳心”的实践活动。该定义从以下几方面明确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本质。劳动教育必须成为与德智体美并行的教育。劳动教育特质的时代化。劳动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劳动教育的实施要科学规划,做好设计,依据不同的教育目标,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
2023-11-17
从中观层面上理解,职业生涯教育可以说是学校的一切课程和教育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从微观层面上理解,职业生涯教育是学校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设计、进行个体的自我定位,确立生涯目标、选择职业生涯角色、寻求最佳生涯发展途径的专门性课程与活动。与就业指导不同的是,职业生涯教育贯穿于人们接受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了解社会,形成职业发展目标,最终获得终身发展。......
2023-11-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