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成华小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校门口的“爱相随,美相伴”六个大字,这六个大字正是成华小学的校训。学校特别关注环境的现代育人价值,老师们一致认为“心中有爱,眼中有美”的校园,必须依赖师生的智慧、凭借师生的双手来打造和美化。学校希望通过美好的校园环境,启迪师生对美的敏感、对生活的热爱,激发他们树立自信,拓展视野,让师生对美的追求不断延伸。“在耕作中,学生了解植物,认识自然的美。”......
2023-10-26
(一)绿色校园的卫生维护和能源节约
《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在1996年首次提出了“绿色校园”概念,它将环保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建设的整体性活动中,引导师生关注环境问题,让青少年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和对环境负责任的精神;掌握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基本理念;学会如何从自己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在头脑中孕育可持续发展思想萌芽;让学校里所有的师生从关心学校环境到关心周围、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世界,并在教育和学习中学会创新和积极实践。它不仅成为我国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而且也逐渐成为新形势下环境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
“空气清新,环境整洁,楼房林立,绿树环抱”,这种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实现环境育人的关键,为了给自己学习创造一个优美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需要通过学生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不仅要每个人能够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还要不断增强对校园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大家树立“校园是我家,卫生靠大家”的思想意识,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起;并且加强各项卫生制度的落实,做好平时卫生保持工作,并不断激发学生的爱校荣誉感,促进学生能自觉维护校园环境卫生,爱护校园公共设施,能自觉做到不乱扔、乱倒、乱吐、乱画、乱张贴。懂得勤俭节约,不浪费水、电和食物,不过度浪费能源,不追求过冷的空调、过高的供暖温度等。
(二)精神美化
环境美化既包括物质的美化,如校园建筑的设计、绿植的栽培等,也包括精神的美化,即通过文化的建设来美化校园环境。这里主要介绍宿舍文化和班级文化。
1.宿舍文化
宿舍文化是指依附于宿舍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它既包括校园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也包括师生的价值观念、群体心态、校园舆论等。它以宿舍成员共同的价值观为核心,由涉及宿舍生活的各方面的价值准则、群体意识、行为规范、公共行为和学习生活习惯所组成,是由宿舍成员共同建立和长期形成的、潜移默化的氛围和影响力。
学生宿舍文化包括宿舍的室内设施、整体布局、卫生状况、规章制度、宿舍成员的人际关系、道德水准、学识智能、审美情趣、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
(1)保持宿舍卫生干净整洁。干净整洁的宿舍会给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休息环境,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每位学生都要把宿舍当成自己家,在宿舍不乱扔垃圾,认真做好值日,保持个人卫生,不给他人带来麻烦。
(2)共同打造宿舍文化。宿舍成员共同设计宿舍名字、宿舍舍徽,根据各宿舍的特点,布置宿舍,对宿舍进行美化,让宿舍成为温馨的家园。
2.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
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所谓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是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比如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英雄人物或世界名人的画像;展示学生书画艺术的书画长廊;悬挂在教室前面的班训、班风等醒目图案和标语,等等。而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各种班级规约,构成一个制度化的法制文化环境;观念文化则是关于班级、学生、社会、人生、世界、价值的种种观念,这些观念弥漫在班级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学生;因制度和观念等引发出来,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和精神面貌,则是行为文化。
(1)“硬文化”的建设。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可见,对于教育而言,一切都可以成为它有利的素材。有效的运用空间资源,创设具有教育性、开放性、生动性且安全性的“硬文化”环境,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激活学生的思维,融合师生的情感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对班级“硬文化”环境建设的法则是:力求朴素、大方,突出班级特点。我们要注重教室的卫生,当看到地上有纸屑时就主动捡起来,课桌椅摆放整齐,小黑板、扫帚、水桶理整齐等。每个学生都需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教室就是我的家”。我们要重视教室的布置,两侧的墙壁可以贴一些字画、人物等(由学生自己选出);教室的四角,可以布置成自然角、科技角、书法角等;后面的黑板报应经常更换,由学生自己排版、策划;教室前面黑板的上方可以挑选一句话作为整个班级的座右铭。教室的布置不能乱,应使各个部分都和谐统一起来。
(2)软文化建设。建设好班级“硬文化”环境,只是给这个班级做了一件好看的外衣,班级真正的精神体现还要看班级“软文化”环境的建设。班级“软文化”环境是班级文化环境的核心,是最能体现班级个性的。班级整体形象的优劣最终将取决于班级“软文化”环境是否健康。在班级软文化的建设中,首先可以考虑设计班歌、班徽、班旗等项目,使其作为班级的特色标志,增强大家对班级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其次是班风的建设,这是班级“软文化”环境建设的重头戏,也是整个文化环境建设的核心部分。良好的班风是无声的命令,是不成规章的准则,它能使大家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抵制和排除不符合班级利益的各种行为。(www.chuimin.cn)
课堂活动
校园垃圾分类我先行
一、活动目标
践行垃圾分类新风尚,为校园垃圾箱制作醒目垃圾分类小标识,主动将校园垃圾分类投放;引导校园内师生投放垃圾时主动将垃圾进行分类;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二、活动时间
建议4~6个小时。
三、活动流程
1.教师先给学生集中展示垃圾分类方法,让学生熟悉日常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动员学生参与校园垃圾分类实践行动。
2.教师将学生按照6~8人进行分组,每组选出1名组长,教师引导学生制定垃圾分类的达到目标及确定垃圾分类行动的区域。
3.以组为单位制定校园垃圾分类行动计划,制作垃圾分类小标识。
4.学生分组行动,分配到校园内各个垃圾投放点,组长带领组员将制作的垃圾分类标识张贴到各垃圾投放点的垃圾桶,主动将校园内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并引导校园内的师生在投放垃圾分类时主动进行分类。
5.各组汇报展示活动成果,总结分享劳动收获。
6.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与教师一起对劳动成果进行评比,教师根据评审结果进行点评。
有关大学生劳动教育教程的文章
走进成华小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校门口的“爱相随,美相伴”六个大字,这六个大字正是成华小学的校训。学校特别关注环境的现代育人价值,老师们一致认为“心中有爱,眼中有美”的校园,必须依赖师生的智慧、凭借师生的双手来打造和美化。学校希望通过美好的校园环境,启迪师生对美的敏感、对生活的热爱,激发他们树立自信,拓展视野,让师生对美的追求不断延伸。“在耕作中,学生了解植物,认识自然的美。”......
2023-10-26
图7.20南昌站广场绿化景观性绿化景观性绿化是广场环境装饰性的绿化,可以提升广场的艺术氛围,体现地域文化。应注意绿化场地布置与树种的选择不影响行车安全,不遮挡司机视线。⑤车站广场的绿化用地面积与广场总面积的比例系数,称为绿化系数。一般要求绿化系数不小于10%;对于大站与特大站,最低不应小于5%;设在旅游风景区附近的车站,其车站广场绿化系数可增加到20%以上。......
2023-08-21
(一)美化原则1.寝室设计内容要积极向上、主题鲜明,突出寝室文化氛围和学习氛围。(二)创意要点1.彰显寝室文化,体现所学专业特色元素,同时也可打造专属每个人的“私密空间”,彰显寝室成员的个人特点。巧妙利用能反映寝室成员之间关系融洽的照片、贺卡等小物件,可制成照片墙或照片钟等进行装饰。......
2023-11-09
熟练掌握PowerPoint 2010的基本操作。掌握幻灯片中文字和对象的基本操作。演示文稿布局的基本操作:①选择幻灯片;②插入幻灯片;③复制幻灯片;④删除幻灯片;⑤调整或移动幻灯片位置。......
2023-10-31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强调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要把生态优美和经济增长“双赢”作为科学发展的重要价值标准。“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强调绿水青山是比金山银山更基础、更宝贵的财富;当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冲突时,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优先选择。或者认准“绿色食品”标志选购食品。......
2023-11-09
“绿化祖国”:新中国的园林绿化愿景“绿化祖国”是新中国成立后发动全民植树造林的一个口号,最初在《人民日报》1956年2月17日的社论中正式提出[1]。本书将乡村与城市一并探讨,试图对“绿化祖国”运动发生的背景与过程进行较为全面的剖析与再评估。发展生产与自力更生相关,力求平等与集体主义相应,勤俭节约与艰苦奋斗相联,所有这些统领于政治的觉悟与意识形态的诉求,决定了“绿化祖国”运动的背景及其实践。......
2023-11-28
人的生活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无形的。校园环境也是如此,翠草满地,绿树成荫,幽静的校园环境带给学生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对于学生来说,良好的校园环境也应当是他们的审美教育的一部分。如何更好地美化校园环境,让校园更好地发挥对学生美育的作用,成为美育的基地,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第一,对校园的自然环境进行改造。......
2023-07-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