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后,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推进现代化,党和国家对如何开展劳动教育进行了实践和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经历了以下3个时期。1982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对劳动教育考核有明确标准和要求的教育文件。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最高层面首次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我国的劳动教育步入了“快车道”。......
2023-11-17
劳动是创造物质世界和人类历史的根本动力,是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按劳分配是合乎正义的分配原则,不劳而获、少劳多得可耻不义。劳动价值是由人类自身机体所产生的,是人的劳动能力的价值体现,是由人在劳动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
(一)劳动的作用
1.劳动创造了人类
劳动是人类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独特方式。恩格斯说:“首先是劳动,其次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为猿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猿的脑髓逐渐变成了人的脑髓。”劳动创造智慧,智慧创造生产工具。人发明制造劳动工具让劳动创造获取更多的价值。如果没有劳动,便没有发明与创造,那样人类社会将永远停留在原始、野蛮的古代社会,根本不会创造出现在如此灿烂辉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也是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发展的需要,是人最后自我实现的需要。
2.劳动开发了思维
人类的思维活动离不开实践活动,而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实践活动既有学习活动,又有创造活动,而劳动兼有学习与创造这两个功能。例如,在劳动过程中,往往会使大学生遇到课堂上、书本里没有的问题,这就会引起大脑思维的需要,大学生就要对劳动的结果有所预想,就要设计达到目的的过程。当大学生克服了劳动中的困难,解决了劳动中的问题,看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便会获得成功的喜悦,这将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进学习兴趣,促进智力发展。而这一过程在其他活动中是难以实现的。
3.劳动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劳动不仅是一种生活体验,也是锻炼我们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我们尊重劳动、勤俭节约、劳动光荣等价值观的重要方式。现在,大学生就业最让学校老师和企业头疼的是有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在企业里干不了几天就辞职走人。他们受不了一点苦,没有坚定的意志,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大学生在学校里就应多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在活动中要能吃苦,勇于自我挑战,使自己敢于吃苦,乐于吃苦,从而培养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大学生在未来社会所从事的劳动越来越依靠智力而不是体力。尽管如此,基础劳动总是必需的,脑力劳动不会完全替代体力劳动。
4.劳动培养责任意识
劳动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最终形式。通过劳动教育,人的道德、知识、能力、素质可以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和展示。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独立自主的生活生存能力;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国内外大量的调查研究证明,从小养成劳动习惯,长大后更可能具有责任心,也更容易适应家庭生活和职场工作的需要,而不爱劳动的人恰恰相反,他们更可能成为生活与职场的失败者。
5.劳动培养劳动价值观
思想决定行动,树立什么样的劳动价值观很重要,这将直接影响人们对劳动的态度和行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从人的发展视角来看,其根本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每个人必须克服轻视劳动教育的观念,把劳动教育提高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高度来认识。劳动教育是德育、技术意识、创新意识和文明意识相互作用与统一的一门课程,它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新时代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因此,要重视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以劳动为荣,把劳动当作一种乐趣融入物质和精神生活之中。
6.劳动是个人和家庭幸福的源泉(www.chuimin.cn)
幸福是个人由于理想的实现或接近而引起的一种内心满足。追求幸福是人们的普遍愿望。幸福不仅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幸福不仅在于享受,也在于劳动和创造。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未来社会,大学生必须具备多方面、多层次的劳动能力和勤奋工作的态度。不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有动手的技能技巧,这与知识的掌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果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就珍惜动手机会,有意识地培养训练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久而久之,就会使自己形成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在未来社会中便能很好地适应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才能铸就。
(二)劳动的指标
劳动指标是用劳动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劳动单位是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一定工作量或用一个劳动力工作一定时间做计量单位。劳动指标也具有一定的综合能力。总量指标按计量单位的不同,分为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指标。例如,出勤工日、实际工时、定额工时等。
劳动时间、劳动总产量、劳动生产率、劳动总价值等常用作统计和比较的指标。
劳动时间是指在一定时间的一定区域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总的工作时间,这是衡量劳动的数量指标。
总产量是指在一定日历时间的一定区域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总数量,这是衡量劳动成果的数量指标。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一定日历时间的一定区域内单位产量的劳动时间,这是衡量劳动效率的质量指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劳动效率负相关。
劳动生产率是指在一定日历时间的一定区域内单位劳动时间的产量,这是衡量劳动效率的质量指标。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率正相关。
总价值是指在一定日历时间的一定区域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总数量对应的货币的数量。这是衡量劳动成果的价值指标。
单位价值是指在一定日历时间的一定区域内单位产量产品的价值,这是衡量劳动成果的质量指标。
企业在运营管理中会制定比较完善的劳动评价指标体系,对劳动者的效率和质量进行衡量,判断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多少,以此作为劳动报酬水平。
有关大学生劳动教育教程的文章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推进现代化,党和国家对如何开展劳动教育进行了实践和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经历了以下3个时期。1982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对劳动教育考核有明确标准和要求的教育文件。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最高层面首次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我国的劳动教育步入了“快车道”。......
2023-11-17
(一)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指动物进行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一些氏族部落首领开始把剩余产品据为己有,私有制产生,氏族部落共同体开始瓦解,在此基础上,奴隶制社会随之产生。这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了专门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分工带来了生产力的进步和剩余产品的增加,使得一部分人完全摆脱了体力劳动,专门从事监督生产、管理国家及科学、艺术等活动,最终形成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2023-11-17
所以,当代工匠中的手工艺人,既要得到传统工匠的“风骨”真传,又要获得当代科技文化的极高素养。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高质量的“德国制造”,就是得益于大批高素质的当代工匠。(三)当代科技创新的最终实现者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前,工匠的技艺水平往往代表着时代的科技水平。从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到蒸汽时代,催生这种革命的都是以工匠为主导的科技发现和技艺改良。......
2023-11-17
他最骄傲的,是自高考结束通过勤工助学,独立承担了自己所有学费。随着国家体制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铺开,勤工助学成为大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及时而又满意地就业或更好地创新创业。每个大学生都可以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勤工助学行动,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为自己未来走向社会奠定一定基础。......
2023-11-17
2020年1月5日,王先彬随着学院五十多人来到深圳地铁进行顶岗实习。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展,1月28日,王先彬所在的实习班级收到了学校要求提前撤离岗位的通知。负责地铁入口行李安检是王先彬的主要工作内容。当然,如何做到疫情防控保健康、顶岗实习保实效、顶岗就业两促进,仍是不小的挑战。......
2023-11-17
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提出后,各国普遍重视并积极实践。人们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其实就是终身学习。(二)终身学习的特点1.终身性终身性是终身教育最大的特征。终身教育扩大了学习天地,为整个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只有终身学习,终身受教育,才能终身就业”,终身学习已经成为现代劳动力市场的一条基本规律。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终身学习是个体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3-11-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新时代历史特点对马克思劳动观进行了创新性解读,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劳动观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新时代的马克思劳动观,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思想体系。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促使全体社会成员弘扬劳动精神。我国目前已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2023-11-17
(二)劳动的分类按照劳动的复杂程度,我们可以把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两大类。体力劳动是指以人体肌肉与骨骼的劳动为主,以大脑和其他生理系统的劳动为辅的人类劳动。一般的人类劳动由脑力劳动、体力劳动与生理性劳动按照不同的比例关系组合而成。......
2023-11-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