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海湖水质常年保持总体Ⅱ类以上,辖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常年保持300天以上。绵阳城市后花园的地位不断巩固,开放包容、共建共享的开放河湖深入人心。注重民生福祉改善,构造幸福河湖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2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41 7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 824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亿元,服务业增加值8.6亿元,年接待游客267万人次,旅游收入5.4亿。......
2023-11-17
青竹江(又名清水河),发源于四川青川县摩天岭南麓及龙门山北端(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分布在青川县境内西部和中南部,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溪镇、桥楼乡、曲河乡、前进乡、关庄镇、凉水镇、七佛乡、马鹿乡、竹园镇汇入黄沙河(又名清江河、下寺河),在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注入白龙江,境内流长154 km,集雨面积1 765 km2,水能资源可开发量为8.05万kW。青竹江是青川县的母亲河,境内流长154 km,自然景观以峡谷、滨水景观为特色,由西北向东南形成了贯穿青川县的绿色生态走廊。青竹江水利风景区的规划面积为1 753 km2,水域面积占 130 km2,景区内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生态优势突出,生态基础良好,森林覆盖率达71.7%;水网密布,大小溪沟河流甚多,水利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
目前,青川县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青竹江流域水资源保护,把保护工作放在第一位,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抓住国家河湖公园建设契机,做好河湖公园体制建设,做好河湖治理工程、山洪治理工程。青川县依托青竹江流域,建设青竹江河湖公园、建设生态走廊,在水利风景区建设,水生态文明上下足了功夫、做足了文章。已经完成了青竹江水利风景区总体规划纲要,将整合景观资源,以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整合阴平古道省级风景名胜区和青溪古城以及阴平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片,打造生态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及农耕文化相互交融的特色景区。
青竹江国家水利风景区属于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在打造过程中,重点突出沿河两岸的自然风景;待曲河水库建设完成后,风景区将兼具旅游、水利两项功能,有利于进一步实现水利工程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其打造特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
一是围绕环境保护建公园。在青竹江国家水利风景区率先推行“河长制”,进一步明确水资源保护责任。在规划区内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生态修复、河湖岸线保护管理等生态保护性工程,进一步优化完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江河湖泊等典型生态系统,全面提升辖区生态功能。
二是围绕生态旅游建公园。结合国家河湖公园建设,以水利风景资源为统领,整合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阴平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和东河口地震遗迹国家地质公园等优质旅游资源,着力建设一批生态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感恩文化及农耕文化相互交融的特色景区,将青竹江河湖公园打造成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www.chuimin.cn)
三是围绕脱贫攻坚建公园。积极挖掘河湖公园生态经济效益,合理利用水利风景资源,以流域发展带动区域发展,积极引导贫困群众通过发展精品民宿、生态农业等方式实现致富增收。创新推行“飞地借水扶贫”模式,在具备条件的河谷地区大力推进产水配套,在农业园区建设高效智能节灌设施,引导高山缺水贫困户通过“三资入股”方式到园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解决高山群众因水致贫难题。
图9-12 青川县青竹江河湖公园(图片来源:四川省水利厅信息中心)
有关四川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文章
仙海湖水质常年保持总体Ⅱ类以上,辖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常年保持300天以上。绵阳城市后花园的地位不断巩固,开放包容、共建共享的开放河湖深入人心。注重民生福祉改善,构造幸福河湖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2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41 7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 824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亿元,服务业增加值8.6亿元,年接待游客267万人次,旅游收入5.4亿。......
2023-11-17
图9-13苍溪县白鹭湖河湖公园白鹭湖是第十三批国家水利风景区,四川省“十佳最美人工湖”。2018年11月,白鹭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入选四川省首批9个河湖公园建设试点单位。白鹭湖从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的中型水利工程,成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再成为全省首批试点的河湖公园,正是把河长制向“河常治”深入推进取得的成效之一。......
2023-11-17
化湖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巴州区化成镇,既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也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化湖距巴中市城区23 km,属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在化湖的中心,有高于正常水面3 m以上的天然岛屿四个,总面积1万多km2。目前,巴中市多方借力加快化湖河湖公园建设步伐:首先,借地方财政之力,夯实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2023-11-17
如今,成都正在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了一系列的湿地、公园,合计超过15 000亩,还有更大面积的绿地。如何用好水资源,发挥水元素在公园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成都应找准路径,做好公园城市“水文章”,打造水治理国家级“样本”。在公园城市建设中,如何做好水文章,成都作为公园城市示范区担负着先行先试、开路先锋的重任。......
2023-11-17
水生态文明状况23项通用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1[5]。表2-2水生态文明状况2项区域性特色指标四川省尚无成熟的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分析各个城市的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出适用于成都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共性指标和特性指标。......
2023-11-17
四川省各地创新举措,通过审计曝光、阳光问政、公开述职等方式强化工作推动;扎实开展考核,强化结果运用,将年度考核结果送组织人事部门并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重要指标;坚持开门治水,2019年省人大常委会专题审议河(湖)长制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工作建议。[10]图7-4四川强化河(湖)长制管理,表彰2020年度省级“优秀河湖卫士”......
2023-11-17
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如何指导治水兴水实践?本书的编者成都水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基地课题组依托的单位是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该校历来十分重视教学与科研结合,依托成都市水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基地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
2023-11-17
四川省充分利用水利风景资源优势和深厚的蜀水文化积淀,通过打造水利风景区升级版,在全国率先开展河湖公园建设。河湖公园建设的方式,主要为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江河湖库自然生态和文化资源。四川省授牌了9个首批河湖公园试点,分别是:凉山州邛海-安宁河流域、青川县青竹江、绵阳市仙海、巴中市化湖、苍溪县白鹭湖、开江县宝石湖、大竹县百岛湖、南部县八尔湖、都江堰东风渠。......
2023-11-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