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凉山州邛海-安宁河流域河湖公园

凉山州邛海-安宁河流域河湖公园

【摘要】:首批入围试点之一的凉山州邛海-安宁河流域河湖公园是唯一一个以河流为依托、跨行政区域和流域性的试点区域。截至2016年,安宁河流域分布人口近130万,每年沿线城镇生活、生产用水约1.3亿m3,均取自安宁河及支流。因此,探索建设流域性河湖公园,已经事关安宁河流域乃至凉山州的未来。试点一年之后,安宁河流域河湖公园被省级主管部门认为“走得最远、动作最多、见效最大”。

作为长江上游重点水源涵养区,四川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河湖公园建设试点,探索河流湖泊水生态水环境综合治理,以及水资源利用分配新模式。首批入围试点之一的凉山州邛海-安宁河流域河湖公园是唯一一个以河流为依托、跨行政区域和流域性的试点区域。作为凉山州的母亲河,安宁河面临着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水质待改善等问题。发源于拖乌山的安宁河,在凉山州境内长度为226 km,流域面积9 590 km2。沿河的冕宁、喜德、西昌和德昌4县(市)覆盖有效灌溉面积接近79万亩。正是因为安宁河及其支流的滋养,安宁河谷也成为四川除成都平原外最大的农业产区。安宁河的馈赠,不止这些。截至2016年,安宁河流域分布人口近130万,每年沿线城镇生活、生产用水约1.3亿m3,均取自安宁河及支流。但安宁河流域存在着水资源分配季节性不均衡、水质有待改善、供水覆盖面相对狭小等短板。此外,安宁河流域年平均气温在15℃以上、年日照时常超过2 000小时,安宁河谷地带是全省年蒸发量最大的区域之一,在过去50年里,安宁河流域发生春旱的频率超过80%。而受限于地方财力不足、规划缺失、配套设施薄弱等影响等,安宁河流域的城市生活污废水和工业污废水处理率总体处于全省“吊车尾”的状态。因此,探索建设流域性河湖公园,已经事关安宁河流域乃至凉山州的未来。安宁河流域公园河湖涉及冕宁、德昌、喜德和西昌4县(市),由40个节点构成,其中干流节点13个、支流节点17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10个,包括大大小小项目200余个。总投资超170亿元,建设截止时间是2030年,项目包括水土保持规划、干支流防洪规划、保障供水规划、沿途公园景观打造规划,涉及保水、治水、用水和管水多个方面。

安宁河流域公园河湖建设,在“硬件”方面主要是治污和疏浚河道、协调流域水源分配、强化水土流失防治、建设流域防洪工程以及打造景观资源等。计划到2030年,西昌等4县(市)城镇用水总量将达到2.9亿m3,比2016年增加一倍以上;新增5个水源地,并实现区域内部水源地联通以及沿途城镇水量再分配。在“软件”方面主要是启动适应河湖公园的机制体制改革,涉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流域水资源统一调配制度的建立、水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等多个方面。试点一年之后,安宁河流域河湖公园被省级主管部门认为“走得最远、动作最多、见效最大”。2017年8月1日,全国首个省级河湖公园地方标准——《四川省河湖公园评价规范》正式实施,首次明确了四川省河湖公园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以及监管体系。而安宁河流域等地的试点,为《规范》的起草提供了大量的经验和实践参考。诸如“规划面积不得低于10 km2,水域面积在正常水位时不小于1 km2”的规定,就源自安宁河流域的探索——水域面积过小,不仅影响水景观,更无法保证水体自身净化循环和更新能力。

(www.chuimin.cn)

图9-8 邛海-安宁河河湖公园(图片来源:四川省水利厅信息中心)

目前,以西昌、德昌、冕宁、喜德为四大中心区域的邛海-安宁河流域公园河湖建设,正在逐步完善提升流域生态系统,建设沿线滨河特色景观城镇,兼有环境保护科普教育、游憩、社区发展、科学研究等功能,打造成为世界阳光生态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