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要通过电视、广播、短视频等媒体媒介手段广泛宣传,依法公布相关信息和工作动态,让全社会了解和掌握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情况,增强人们的水生态文明意识,构建全民行动格局。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树立群众水生态文明理念,增强保护水生态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023-11-17
花溪河发源于龙泉山系,自北向南流,从中江县流经金堂、简阳,在资阳市雁江区保和镇宴家坝汇入沱江。花溪河生态清洁小流域位于雁江区北部保和镇境内,涉及3个行政村,即保和镇境内的黄谷村、山品村、石庙子村。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7°45′19"至107°47′59",北纬30°12′13"至30°14′47"之间,是典型的四川盆地红岩丘陵区,丘陵多为浑圆形或长条状、桌状的浅丘和中丘,岗丘杂陈,连绵起伏,山脊走向明显,沟冲纵横曲折,谷坡平缓。流域内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相对落差较小,海拔在300~550 m之间,土地总面积10.86 km²,根据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2011年小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524.47 hm²,占土地总面积的48.28%。其中轻度517.82 hm²,占总流失面积的98.73%;中度6.65 hm²,占总流失面积的1.27%;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属于水力轻度侵蚀区,土壤侵蚀模数1 618 t/km2·a,年平均土壤侵蚀总量0.85万t。花溪河小流域内总人口5 829人,其中农业人口5 829人,经济以农业种植为主。
在开展综合治理之前,花溪河小流域较为突出的问题有:一是流域内局部水土流失严重,亟待进行综合治理。二是流域内人居环境较差,由于缺乏垃圾收集设施,村民习惯于把生活污水和垃圾倒入河道中,严重影响了村民的饮用水安全和基本的农田灌溉;生产作业道路未硬化,遇雨水泥泞难行。三是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面源污染严重,流域内水体水质较差。四是流域内农业产业以种植业为主,农业增收困难。五是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水土保持意识淡薄,缺乏对水土保持的宣传教育工作。(www.chuimin.cn)
有关四川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文章
而且要通过电视、广播、短视频等媒体媒介手段广泛宣传,依法公布相关信息和工作动态,让全社会了解和掌握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情况,增强人们的水生态文明意识,构建全民行动格局。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树立群众水生态文明理念,增强保护水生态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023-11-17
水生态文明状况23项通用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1[5]。表2-2水生态文明状况2项区域性特色指标四川省尚无成熟的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分析各个城市的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出适用于成都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共性指标和特性指标。......
2023-11-17
如今,成都正在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了一系列的湿地、公园,合计超过15 000亩,还有更大面积的绿地。如何用好水资源,发挥水元素在公园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成都应找准路径,做好公园城市“水文章”,打造水治理国家级“样本”。在公园城市建设中,如何做好水文章,成都作为公园城市示范区担负着先行先试、开路先锋的重任。......
2023-11-17
所以,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水利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的具体工作部署。由此,根据国家、水利部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文件精神,四川省积极落实水生态文明建设内容,把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2023-11-17
我国每年总用水量约6 000亿m3,正常年份缺水约500亿m3,缺水主因已由供给不足转变为承载不足,尤其是海河、黄河、辽河、西北诸河和东部沿海等地区,既严重缺水又严重超载。同时,黄河、海河、辽河水资源量位于十大水资源区的末尾,河流水质最差,处于中度或者是轻度污染状态。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要对水生态系统实行严格的保护,保证水生态环境质量清洁,全面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
2023-11-17
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如何指导治水兴水实践?本书的编者成都水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基地课题组依托的单位是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该校历来十分重视教学与科研结合,依托成都市水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基地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
2023-11-17
坚持高效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和节水、治污、减排的要求,多渠道开源,合理调配水资源,逐步构建全省水资源调配体系。《办法》共包括6章41条,从制度层面推动全省水资源调度和管理。......
2023-11-17
水生态文明建设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构建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发展新格局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让四川省水利工作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四川省水生态文明建设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主动对接“一极两中心两地”的城市化格局,优化发展布局,强化规划引导,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加快形成与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利发展格局,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贡献水利力量。......
2023-11-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