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坚持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要务,扎实推进“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的落实,建立和完善了制度体系、指标体系和监督考核体系,切实提高全省的水资源管理能力,强化水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可持续发展,全面支撑四川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做到严防严控严管,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
2023-11-17
四川省虽然是水资源大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 900 m3,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同时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从时间上看,5—10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总量的70%,大多以洪水形式流失;从空间上看,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占80%的盆地腹部区水资源总量仅占20%。再加上生产生活中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当,污染浪费严重:在工业用水上,由于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不高,导致万元产值用水量偏高;在农业用水上,由于灌溉技术落后,灌溉定额偏大,水资源利用系数较低,导致全省水资源在支撑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农业大省和生态大省高质量发展、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用水需求上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承载能力面临严峻挑战。
以岷江上游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例。岷江是成都平原和四川盆地的水源地,有“天然调节水库”和“绿色生态屏障”之称。[2]岷江上游来水是成都市工业、环境和居民生活供水的主要水源,每年通过都江堰灌区向成都市提供的供水总量占全市水利工程供水总量的90%以上。近年来,随着岷江上游干流径流量持续减少和灌区面积的大幅扩张,天府新区建设和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等城市发展计划提上日程,使水资源短缺危机凸显,可持续开发利用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水现象逐步加剧。据多年实测数据表明,岷江上游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55.2亿m3,枯水年份径流量132.6亿m3,年供水量70亿m3。岷江上游平均每20年来水量递减11亿m3,特别是在1997年之后,岷江来水急剧下降到116亿m3。由于岷江上游总体水量的逐渐减少,水资源年内分配不均以及城市发展和灌区扩张所致的用水量增加,成都平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二是洪涝灾害时有发生。岷江上游绝大部分地区处于高山峡谷中,支流多、落差大,如果流域内出现强降雨或长时间降雨,所有支流河水全部汇集到岷江河道,极易发生洪涝灾害。岷江上游沿岸山高坡陡、土地瘠薄,森林植被稀疏,表土侵蚀十分严重,岷江上游表土流失面积达1 000万hm2,约占土地面积的50%,致使来自岷江上游的流出泥沙增加,据岷江上游测站统计,岷江多年平均总输沙量高达897.1万吨,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572 kg/m3,由此造成的泥石流、山体滑坡、旱涝灾害也不断加剧;三是水质污染依然严重。岷江上游人口密度大、矿藏开采和重工业密集,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常常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岷江,导致岷江水域水质日益恶化,岷江的主要污染物为非离子氨、石油类和COD等,从年际变化分析,枯水期水质最差,都江堰每年供给成都市环境生态用水仅3 000万m3左右,由于枯水期水源短缺,水的自净能力更差,河流成为露天臭水场和天然溢洪道,不仅让河段失去了其应有的开发利用功能,而且严重污染了居民饮用水水质,加剧了水资源的供求矛盾,同时也影响到整个流域水环境;四是水利功能难以发挥。岷江上游共有水电站30座,绝大部分电站都具备排洪泄洪和调节流量的功能,但部分业主为了多发电、多赚钱,没有按照设计规划和项目要求进行蓄洪、拦洪和分洪,导致水电站拦洪蓄洪、削峰错峰作用难以发挥。此外,由于近年来汛期强降雨天气增多,山洪泥石流频发,导致岷江上游修建的109处泥石流拦挡坝全部淤满,基本丧失了防治功能,如果这些地方再发生地质灾害,根本无法起到阻拦砂石的作用。[3](www.chuimin.cn)
有关四川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文章
四川省坚持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要务,扎实推进“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的落实,建立和完善了制度体系、指标体系和监督考核体系,切实提高全省的水资源管理能力,强化水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可持续发展,全面支撑四川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做到严防严控严管,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
2023-11-17
水资源神木县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1.48×108立方米/年。表6-24-12012年神木县供水设施统计表开发利用神木县水资源总量为14.0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806立方米,耕地亩均水资源量为2083立方米。天然资源人均水资源量指标较高,但是,由于时空分布的不均匀及各种自然因素的制约,水资源的可利用障碍较多,水资源利用率低。由陕西省计委批准立项,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神木县瑶镇水库供水有限公司建设经营。......
2023-08-20
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成绩斐然。据统计,截至1996年底,全国已整修、新修江河堤防24.8万余km,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防洪体系。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61.3万km2,累计解决饮水困难地区1.59亿人的吃水问题。另外,海水直接利用量为127亿m3。而总的说来,我国北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要高于南方。......
2023-06-21
由此,城乡统筹的思路逐步形成与完善,而此后发布的十多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此重点体现。“国际方案征集”成为“一城九镇”城市规划与设计组织的重要方式,其城市设计思路也对之后郊区城镇的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023-08-29
将2017年确定为国际可持续旅游发展年的决议遵循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各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将以“精心设计和良好管理的旅游”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三大领域,创造就业并促进贸易往来。文化旅游因其特有的文化内核,在可持续性旅游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文化旅游中的世界遗产,其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本就是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长期以来一直在理论探讨并付诸实践的一个问题。......
2023-11-17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虽在世界各国中比较靠前,但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却只有世界平均的1/4,从而水资源问题十分严峻,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制约因素。在我国海域内共有6500 多个岛屿,其中台湾岛和海南岛分别有35700km2 和34000km2,是我国最大的两个海岛。......
2023-11-05
全球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中国的城市生活的,也可以说,全球化加速了这一过程。中国社会也正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快速转型,在面临着与全球范围内其他民族、国家同样的风险与危机的同时,由于本身的独特性,还有许多内生性的问题。图2.1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城市发展境遇的分析维度图......
2023-08-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