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四川河(湖)长制实施情况

四川河(湖)长制实施情况

【摘要】:2017年河(湖)长制实施以来,四川省全面建立完备的河湖名录体系、明晰的河长责任体系、系统的政策制度体系、科学的河湖治理体系、现代的技术支撑体系,扎实推动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控、水污染治理等工作,一批新老水问题得到解决,水环境水生态不断向好,逐步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

2017年河(湖)长制实施以来,四川省全面建立完备的河湖名录体系、明晰的河长责任体系、系统的政策制度体系、科学的河湖治理体系、现代的技术支撑体系,扎实推动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控、水污染治理等工作,一批新老水问题得到解决,环境水生态不断向好,逐步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近年来,四川省和成都市持续推进锦江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在2018年4月26日召开的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谈到“2016年我在重庆座谈会上提到的府河成都段是天府新区的重要生态廊道,为了治理严重污染问题,当地政府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按照一年治污、两年筑景、三年成势的时序要求,推动截污、清淤、补水同向发力,并采取景观提升、长效管理等措施,计划在今年5月底前实现干流和重要支流无污水下河,最终彻底解决河段严重污染问题。府河黄龙溪国控断面2015—2016年总体水质为劣5类,2017年总体水质为5类,今年前两个月均为4类,整体趋势是不断好转的”[11]。推动河长制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经过几年综合治理,黄龙溪断面水质在2020年实现了达标,岷江流域国控断面首次实现全面达标。在2020年11月召开的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四川省委主要负责同志专门向习近平报告:“黄龙溪国控断面水质已提升到3类。”今天的黄龙溪水质渐清,碧波成景。水质改变使鱼虾鸟类增多,“白鹭又回来啦!”当地百姓兴奋地发现,消失多年的白鹭重新出现在了河滩和水面上。[12]

图7-5 人民日报报道成都黄龙溪的河湖治理成效(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www.chuimin.cn)

图7-6 成都黄龙溪古镇及锦江风光(图片来源:四川省水利厅信息中心)

几年来,四川全面建立河(湖)长制,深化水利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河湖治理,从管好“盆里的水”到管住“装水的盆”,从解决“水里的问题”到破解“岸上的根子”;治水之策上,重拳搭配长拳,打出了一套标本兼治的“组合拳”。当前的四川,河湖更清,2020年1—10月,全省87个国考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达到86个,较2016年提升26.5%,全省城镇劣V类断面稳定消除;岸线更绿,主要江河岸线保护范围依次划定,长江上游生态廊道建设等生态修复项目陆续上马,“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画卷不断铺展;水域更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不断延伸,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和污水有效处理率持续提升。到2020年底前,全省水美新村已突破2 300个,水利风景区110多个,总数稳居西部第一。[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