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四川水利服务社会经济-水生态文明研究

四川水利服务社会经济-水生态文明研究

【摘要】:邓小平经过实地考察,深刻认识到治理长江洪水的紧迫性和三峡工程对于防洪的重大作用。针对当时的一些不同意见,邓小平说:“中国政府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人民,对于兴建三峡工程这样关系千秋万代的大事,一定会周密考虑,有了一个好处最大、坏处最小的方案时,才会决定开工,是决不会草率从事的。”1984年,邓小平明确提出,“水利要从为农业服务为主转到为社会经济全面服务,从不讲投入产出转到以提高经济效果为中心的轨道”[15]。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整个80年代,中共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成功地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也关心长江黄河的治理和开发,号召兴修水利

1980年7月,邓小平对长江上、中游进行了多次考察。他视察都江堰水利工程后,接着到重庆乘船东下,视察长江的重要江段——川江和荆江,深入了解了长江防洪三峡工程的论证情况。邓小平经过实地考察,深刻认识到治理长江洪水的紧迫性和三峡工程对于防洪的重大作用。他强调说:“三峡搞起来了,对防洪作用很大,现在洪水真的来了,很多地方是要倒大霉的。”[12]到武汉后,邓小平召集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研究三峡问题,明确提出三峡工程应该搞,建议国务院召开专业会议讨论研究。针对当时的一些不同意见,邓小平说:“中国政府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人民,对于兴建三峡工程这样关系千秋万代的大事,一定会周密考虑,有了一个好处最大、坏处最小的方案时,才会决定开工,是决不会草率从事的。”[13]

有关部门组成的8个专家组进行了长达5年的重新论证,直到1992年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才最后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邓小平还十分重视开发长江流域水力资源,他把水电建设放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地位。他说,搞经济建设能源非常重要,而“我们的能源应该搞水电,水电建设虽然周期长一些,但不用煤,成本低,利润高”[14]。1983年,国务院决定积极发展小水电,建设100个中国式农村电气化试点县。邓小平多次考察,每到一处,他都号召大家兴修水利、植树造林。20世纪80年代,他总结了新中国30年水利建设的经验教训,此后水利的改革和发展进入新的轨道。1984年,邓小平明确提出,“水利要从为农业服务为主转到为社会经济全面服务,从不讲投入产出转到以提高经济效果为中心的轨道”[15]。(www.chuimin.cn)

1988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并确立了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地位,我国逐步走向依法治水的轨道。20世纪80年代,虽然水利设施建设在数量增长上放慢,但由于农村电气化县试点的推行,以及水利设施经营管理的加强、用水结构的调整,水利工程的效益显著提高,为保障农业的稳定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对黄河小浪底和长江三峡两大水利枢纽的组织论证并得到批准和实施,从而为其于90年代开工兴建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