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我国治水兴水思想发展与四川水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治水兴水思想发展与四川水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利事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治水兴水思想,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和阶段:改革开放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领导集体的治水兴水思想,改革开放后从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的领导集体的治水兴水思想,以及当前习近平新时代的治水兴水重要战略。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文明史就是一部治水史,“治国必先治水”,兴修水利、防治水旱灾害历来是中华民族治国安邦的大计。受自然条件、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制约,严重的水旱灾害一直困扰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前人治水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化对水利战略地位的认识,领导人民进行轰轰烈烈的治水实践,并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治水兴水之路。

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兴修水利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都十分重视兴修水利。毛泽东关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科学论断成为我国水利事业重要的指导思想。随着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入人心,对水利的认识在不断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党的领导人多次强调新时期水利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水利摆在基础设施建设的首位,把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提高到“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2011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强调:“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可以说,党的几代领导人始终把水利放在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利事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www.chuimin.cn)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治水兴水思想,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和阶段:改革开放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领导集体的治水兴水思想,改革开放后从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的领导集体的治水兴水思想,以及当前习近平新时代的治水兴水重要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