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生态美学引论:审美活动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生态美学引论:审美活动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摘要】:较早以“生态美学”作为标题的论著发表于1972年。完全可以说,审美因素普遍地渗透在古往今来的所有文明成果中。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审美活动在历史上也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灾难。这就意味着,从生态文明的视野来看,“审美”并不是一个总是光辉灿烂的词语,违背生态文明理念的审美活动比比皆是。以“生态审美”为研究对象的生态美学的出现,才初步照亮了这个理论盲区。

较早以“生态美学”作为标题的论著发表于1972年。这一年,加拿大学者约瑟夫·米克的论文《走向生态美学》发表于《加拿大小说杂志》,两年后又收入作者的《存活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一书,成为该书的第六章,标题修改为“生态美学”,其理论内涵是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基础上注重人类的生物性,根据当代生物学知识、生态学知识来反思并重构审美理论。此后的生态美学要么是在环境美学的框架中进一步发展,要么是在海德格尔存在论哲学的基础上进行生发。尽管这两种取向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但都没有从文化哲学(或文明哲学)的视角进行探讨。

人类之所以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明成果,审美能力和审美需要都是重要因素。完全可以说,审美因素普遍地渗透在古往今来的所有文明成果中。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审美活动在历史上也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灾难。例如,由海伦之美引发的特洛伊战争所造成的对社会的破坏,由自然美景引发的房地产和风景区开发所造成的对自然的破坏,等等,简直是罄竹难书。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偏好与审美风尚也在无形中浪费着自然资源,加剧着环境危机。比如,以皮草时装为高贵,以烟花爆竹为灿烂,等等。这就意味着,从生态文明的视野来看,“审美”并不是一个总是光辉灿烂的词语,违背生态文明理念的审美活动比比皆是。而此前的美学理论却对此熟视无睹。以“生态审美”为研究对象的生态美学的出现,才初步照亮了这个理论盲区。美学理论是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因此,生态美学理应调整自己的理论思路,自觉地在生态文明整体框架中进行探索,自觉地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自己的时代使命。(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