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为理论背景,伯林特试图通过对康德审美理论的一系列批判来修正现代美学。伯林特批判的焦点是康德著名的“无关切性”观点及其哲学局限性。在伯林特的批判中,康德美学内在地包含着主—客体二元论,并把审美经验仅仅看作是人类主体的感受。与此同时,通过吸收梅洛-庞蒂提出的知觉理论,伯林特进而强调知觉的首要性,并将“美学”看作是对其词源之本义的回归。......
2023-11-17
中国生态美学正式诞生于1994年,并在21世纪迅速发展起来。伯林特的交融美学在中国生态美学理论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曾繁仁2010年出版的《生态美学概论》以及笔者的一些著作中。
作为中国生态美学领域的领军人物,曾繁仁的核心思想发端于他2001年参加“首届全国生态美学研讨会”的会议论文,即《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17]。在随后近10年的学术生涯中,曾繁仁首先吸收后现代哲学家大卫·格里芬的思想而提出“生态存在论”,然后以之作为理论切入点吸收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稍后又以“生态文明”作为理论导向,在充分吸收西方环境美学理论成果的同时强调二者的区别,从而在他2010年出版的《生态美学导论》一书中建构了比较系统的生态美学框架,提出了一系列的生态美学基本范畴,包括生态审美本性论、“诗意地栖居”、四方游戏说、家园意识、场所意识、参与美学等。值得注意的是,就是在这本书中,曾繁仁曾经两次提到伯林特的“交融美学”是“生态存在论美学”[18]。这就意味着,在曾繁仁的观点中,伯林特的“环境美学”应被称之为“交融美学”。根据曾繁仁的理解,伯林特的“交融美学”是对海德格尔在审美理论领域著名理论“在—世—中”的回应。作为一种新的审美范式,它比较彻底地突破了主体—客体二元论的模式。
与曾繁仁教授的立场稍有不同,笔者发展生态美学的理论思路是首先承认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二者并行不悖,然后借鉴较为成熟的环境美学理论资源来发展生态美学。在笔者看来,环境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环境审美”,这与“艺术欣赏”有着明显的区别;环境美学批判并超越了黑格尔以来的艺术哲学,也就是那种将艺术品作为研究对象的美学。环境美学的基本理论思路和主要问题,都是对比环境欣赏与艺术欣赏的区别与联系。与此相应,生态美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进行生态的审美。生态美学虽然不赞成缺乏生态意识的现代审美欣赏,但并不一定反对以艺术形式为基础的审美欣赏形态。简言之,笔者认为,环境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审美对象这个问题上:审美对象是艺术品还是环境?生态美学研究则集中在审美方式这个问题上,即如何构成一种由生态意识引导的审美活动?换言之,如何形成一种生态审美方式,让生态意识在人类审美活动和体验中发挥主导作用?因此,笔者的主要观点是,生态美学不同于非生态导向的美学(或“现代美学”)——它是应对全球生态危机的一种新型审美方式和观念,以生态伦理为理论基础,依靠生态知识激发想象力和情感,旨在克服传统的、以人类为中心的审美偏好。笔者曾经借鉴伯林特的交融美学而提出:
生态审美要点一:彻底摈弃那种基于人与世界对立、主—客二分的传统审美模式,代之以人与世界融合为一的“审美交融”模式。[19]
这就意味着,笔者以伯林特的交融美学为理论支撑,认为只有通过超越主客体对立的交融美学,才能建立人与世界的亲密关系,才能体验生态学和深层生态学所解释的所有生命的相互联系。笔者甚至认为,这是审美活动对生态意识的根本贡献。
曾繁仁和笔者对伯林特的交融美学之所以感兴趣,主要原因是伯林特批判反思了主客体二元论模式。我们知道,伯林特的交融美学主要是在批判康德“无关切性”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在伯林特看来,康德的这个概念所强调的不仅仅是与体验的其他领域的分离,而且也强调与作为感知者的人之间的分离。他认为,与建筑一样,环境也不能被对象化。事实上,相互性(reciprocity)是环境体验的一个显著特征。笔者欣赏伯林特那种包含环境美学的环境现象学,然而,笔者不认为他对康德的批评可以完全接受。在笔者看来,康德的“无关切性”理论自黑格尔以来已经被许多理论家所误解,伯林特也不例外。伯林特认为,康德的无关切性模式包含了一种静观、有距离的态度。然而,这是一种误解,至少是对康德原文的过度阐释。笔者认为,厘清康德观点最好的方式是回到康德原文。这样做的第一步是,准确地理解康德所谓“interest”的真正含义。康德在其《判断力批判》正文的第二节开头写道:
我们将与一个客体的存在的表象相结合的满足称为关切。[20](www.chuimin.cn)
根据康德本人在此处的正式定义,“关切”是一种“满足”,与它相结合的是“一个客体的存在表象”。因此,“关切”的对象不是别的,而是“客体的存在的表象”,而不是“客体的存在”——明确区分“客体的表象”与“客体”,是康德哲学的基本思路。这一思路奠定于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然后继续延伸到了《判断力批判》。毫不夸张地说,不理解和把握这一点,就根本无法理解和把握康德美学。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比较容易地理解康德的如下论述了。他继续写道:
但如果问题是,某物是否是美的,我们就不想知道,在这个事物的存在中,是否具有对我们或他人而言是重要的或者可能是重要的;而是想知道,如何在纯粹的静观(直觉或反思)中判断它。[21]
在这里,所谓“事物的存在”就是“客体的存在”。“静观”是康德哲学中对事物或客体之表象的特殊鉴赏方式。康德反复强调的是“客体的存在”。他重复论述的观点如下:
我只想知道,客体纯然的表象是否与我们内在的满足相伴随,无论我多么漠视这种表象的客体的存在。很容易看出来,要说某物是美的并且证明我具备鉴赏力,这取决于我心中从这表象看出什么,而不取决于我依赖该客体的存在。每个人都必须承认:一个关于美的判断,哪怕其中掺杂了最少的关切,也是很有偏爱的,(因而)并不是一个纯粹的鉴赏判断。为了在鉴赏中做评鉴家,我们一定不能对事物的存在抱有丝毫的偏爱,我们必须在这方面保持完全漠视的立场。[22]
在这段话中,康德对“事物的存在”或“客体的存在”反复提到了三次,认为要用鉴赏力对事物进行审美判断,我们就一定不能对“事物的存在”或“客体的存在”抱有丝毫的偏爱或“关切”。所以,康德所说的“关切”的对象非常明确,他明明白白告诉我们,所谓的“无关切性”不是关于“欲求”的,而是关于“客体的存在”的。总之,传统所谓的“无关切性”概念的真正意义与主体的欲求无关,而是与审美客体的存在有关。康德强调“无关切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哲学体系中对现象和事物自身所做的二分:客体很接近事物自身,它是人类无法认识、无法关切的;人类能够认识、能够关切的,仅仅是与现象接近的表象。
以上对康德第三批判进行了一些重新解读。我们的目的并非否认主客体二分法被包含在康德的审美理论中这一事实,而是为了纠正伯林特对康德美学的批判。我们认为,伯林特对于康德美学的批判不得要领,试图通过批判康德的“无关切性”概念来倡导他的“交融美学”并不成立,关键原因在于伯林特并没有真正领会康德“无关切性”概念的要义。从中国生态美学的角度来看,康德的“事物自身”概念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为它是解释人类局限性并使我们认识到自身局限性的最好且最有力的方法,这将有助于我们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缺陷并走向生态人文主义或生态中心主义。正是在此意义上,康德哲学应该被视为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构建一种基于康德哲学的生态美学,正是笔者目前着力推进的一个学术探讨方向[23]。
有关生态美学引论的文章
以此为理论背景,伯林特试图通过对康德审美理论的一系列批判来修正现代美学。伯林特批判的焦点是康德著名的“无关切性”观点及其哲学局限性。在伯林特的批判中,康德美学内在地包含着主—客体二元论,并把审美经验仅仅看作是人类主体的感受。与此同时,通过吸收梅洛-庞蒂提出的知觉理论,伯林特进而强调知觉的首要性,并将“美学”看作是对其词源之本义的回归。......
2023-11-17
米克的生态美学内涵和策略源自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试图进而根据当代生物学和生态知识,反映、重构美学理论。这就意味着,生态美学将问题集中在审美方式上,旨在探讨如何将生态意识介入审美活动之中,让生态意识在审美体验的形成过程中发挥决定性的主导作用。鉴于以上考虑,笔者一贯将生态美学定义为“生态审美理论”或“关于生态审美的研究”。......
2023-11-17
这几句话也回答了曼科夫斯卡娅把“环境美学”称为“生态美学”的原因。像托德瓦因等人那样,不加分辨地将环境美学等同于生态美学是否合理呢?[34]那么,将环境美学称为生态美学到底有没有一定的合理性?笔者认为,国内外之所以不断有学者认为环境美学就是生态美学,是因为“生态学”这个概念在发挥着无形的作用。......
2023-11-17
我们认为,生态美学最大的理论贡献之一就是反思、批判了传统美学的非生态性,而这一点也深刻地反映在米克的生态美学建构中。米克生态美学展开的逻辑基点也正是对传统美学理论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和非生态性的反思,其《生态美学》开头就提出了这样一个现实问题:“人类艺术与行为的相关理论不能完美地反映实际的实践情形。”米克在其生态美学的建构中,就通过不同时期人类文明的对比,批判了这种留存了上千年的非生态审美习惯。......
2023-11-17
在回顾和总结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的发展状况与理论成果时,有学者提出“尤以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观’影响为巨”。[36]笔者同意这个判断,并认为曾繁仁的生态美学代表了现阶段中国生态美学的最高理论成就。[46]简言之,曾繁仁注意到了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区别,他的策略是吸收环境美学的理论资源来发展自己业已形成的生态美学,进而“将环境美学纳入其中”。......
2023-11-17
正是为了拯救生态危机,为了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可持续存在和健康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社会开始了从现代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艰难转型。美学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美学顺理成章应该是生态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康德甚至特别强调,为了确保审美的纯粹性,必须忽略客体及其实在性。我们倾向于从文明转型的角度来界定生态美学的性质,将之视为美学为了适应生态文明时代而进行的生态转型。......
2023-11-17
针对肯定美学的这种特点,卡尔森明确指出:“或许这种立场不是简单地被证明为科学美学,而的确是一位学者所说的‘生态美学’。这种立场似乎是随着生态学的发展而出现的,而且似乎是根据它而继续成长的。”正因为强调生态学与美学的关联,这种立场的生态美学又被称为“生态友好型美学”,美国学者林托特2006年发表的《走向生态友好型美学》[7]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2023-11-17
总而言之,生态危机主要是现代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环境危机,我们可以据此将人类文明划分为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三个大的历史阶段,在汲取前现代美学与现代美学的积极成果的同时扬弃二者的理论缺陷,从生态文明的高度来构建生态美学。......
2023-11-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