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美学正式诞生于1994年,并在21世纪迅速发展起来。伯林特的交融美学在中国生态美学理论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曾繁仁2010年出版的《生态美学概论》以及笔者的一些著作中。这就意味着,在曾繁仁的观点中,伯林特的“环境美学”应被称之为“交融美学”。伯林特认为,康德的无关切性模式包含了一种静观、有距离的态度。......
2023-11-17
从1970年出版的第一本专著《审美场:审美经验现象学》到2012年出版的《超越艺术的美学》,在长达半个世纪里的学术生涯中,伯林特的哲学立场可以概括为:采用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论,借鉴海德格尔对西方文化转向主体主义的批评。以此为理论背景,伯林特试图通过对康德审美理论的一系列批判来修正现代美学。伯林特批判的焦点是康德著名的“无关切性”观点及其哲学局限性。在伯林特的批判中,康德美学内在地包含着主—客体二元论,并把审美经验仅仅看作是人类主体的感受。与此相反,伯林特强调审美欣赏的语境特征,它包括欣赏者的积极参与,有时通过明显的身体行动参与,但更多是通过创造性的知觉融入。与此同时,通过吸收梅洛-庞蒂提出的知觉理论,伯林特进而强调知觉的首要性,并将“美学”看作是对其词源之本义的回归。总之,通过强调参与以及融入的重要性,伯林特提出了一个新的美学术语,即“交融”或“审美交融”。简言之,伯林特所使用的三个关键词——参与、融入以及交融[9],几乎意味着同一件事——它们都强调作为主体的欣赏者与作为客体的艺术作品之间的连续性。基于对审美体验性质的理解,伯林特认为,康德的“无关切性”理论导致了鉴赏者与艺术作品的分离。他指出,著名的“无关切性”概念是如下一种“态度”:
一种不考虑进一步的目的特别是实用目的、将客体感知为其自身的态度,要求将客体从其周围环境中分离出来,以便能够自由地、不受任何干扰地静观它。无关切性是以一种新的、独特的体验模式开始出现的,这种模式被称为“审美的”,这种意识有别于更为普遍认可的其他多种模式,如工具性的、认知的、道德的以及宗教的体验。然而,正是在康德的著作中,审美无关切性这个概念才得以确立,在审美理论中占据了一个独特而不可或缺的位置,就像美学本身被整合到了他的哲学之中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那样。[10]
根据伯林特的理解,“无关切性”或“审美无关切性”不仅是一种“态度”,还是“一种新的、独特的体验模式”。无关切性的核心是他所谓的“分离”或“孤立”,所以,这种体验可以称之为“分离的体验”。然而,伯林特又提出,经验主义传统和传统美学在探讨我们的体验的时候,预设了“人和世界之间的分离”并将之强加在我们的体验之上。他认为,“这种将意识从外部世界分离开来的二元传统”,“在现代思想中无论多么根深蒂固”,都不能被假定为既定的。[11]总之,“分离模式”在艺术的解释和处理方式上仍占主导地位,应予以反思和批判。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伯林特提出“体验的连续性”作为二元传统的明确替代,强调“以复杂的互惠模式将感知者与世界联系在一起”。他宣称,“艺术中的体验的连续性,可以作为其他研究领域探究的模式”[12]。
不难看出,伯林特早期的两本著作——《审美场:审美经验现象学》和《艺术与交融》,都不是“审美理论”而是“艺术哲学”,可以说,这是他研究环境美学的出发点。与音乐、文学等艺术作品相比,环境的性质更有利于他批判“现代哲学中的分离传统”,并提出“体验的连续性这种观念”。因为我们更容易看到如下一个普通的事实:当我们进入一个环境时,环境不再是一个“客体”,因为我们身处环境之中并被各种要素包围着。在这种情况下,伯林特所谓的“现代时期普遍存在的二元论”,无法再被我们用来解释“体验之连续性的美学意义”——这应该用诸如“融合和交融”这样的关键词来描述才更为恰当[13]。
这里应该提到的是杜威在伯林特的交融美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在伯林特看来,杜威更明确地认识到艺术中的全部有机体融合。他指出,杜威对经验的解释是强调生物学以及进化模式。他引用了杜威关于“活的生物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这一著名命题,来支持他的“感知者与客体之间的交融”这一观点[14]。在此意义上,“交融”可以被看作是“互动”的同义词。在1991年出版的《艺术与交融》一书的“序言”中,我们发现一些句子可以非常清楚地显示伯林特的思想脉络,具体如下:(www.chuimin.cn)
在发展一种对无预谋艺术体验作出反应的理论时,我们面对的是更大的哲学结构,美学传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尤其是我们面临着一系列倾向性和阻碍性的二元论,尤其是被广泛接受为基本真理的主客体二元论。……审美交融对整个传统提出了挑战。它主张的是连续性而非分离,是语境相关性而非客观性,是历史多元性而非确定性,是本体论平等而非优先。[15]
伯林特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他的审美交融理论主要是一种新的艺术理论。那么,如何才能将这一艺术理论应用于艺术之外的事物,比如自然或环境?伯林特在他1991年出版的《艺术与交融》一书中对这种可能性做了如下解释:
尽管书名中提到了艺术,但这本书时常在艺术和自然审美体验之间自由移动,特别是在讨论景观、建筑和环境的时候。这并非漠视它们之间的差异,而是有意地弥合我所认为的另外一个尾随审美理论的误导性区分,因为自然并不脱离人类的出现和行动。我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类主体对于我们的自然环境(包括地方和全球)所产生的各种不可避免的普遍影响。无论是在自然还是在艺术中,在塑造体验的过程中,都有对于各种材料的积极转化,而且,交融美学那种概念结构,同样也适应于自然和艺术两个领域。[16]
在伯林特看来,自然、自然界和自然环境是相同的,只有一种美学,即交融美学,它既适用于艺术,也适用于自然。笔者认为,伯林特的上述说法很成问题,因为自然是从根本上来说是自然的,这与人类创作的艺术具有根本的不同。我们下面尝试着从中国生态美学的角度,对伯林特的核心思想进行一些批判反思。
有关生态美学引论的文章
中国生态美学正式诞生于1994年,并在21世纪迅速发展起来。伯林特的交融美学在中国生态美学理论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曾繁仁2010年出版的《生态美学概论》以及笔者的一些著作中。这就意味着,在曾繁仁的观点中,伯林特的“环境美学”应被称之为“交融美学”。伯林特认为,康德的无关切性模式包含了一种静观、有距离的态度。......
2023-11-17
米克的生态美学内涵和策略源自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试图进而根据当代生物学和生态知识,反映、重构美学理论。这就意味着,生态美学将问题集中在审美方式上,旨在探讨如何将生态意识介入审美活动之中,让生态意识在审美体验的形成过程中发挥决定性的主导作用。鉴于以上考虑,笔者一贯将生态美学定义为“生态审美理论”或“关于生态审美的研究”。......
2023-11-17
正是为了拯救生态危机,为了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可持续存在和健康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社会开始了从现代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艰难转型。美学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美学顺理成章应该是生态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康德甚至特别强调,为了确保审美的纯粹性,必须忽略客体及其实在性。我们倾向于从文明转型的角度来界定生态美学的性质,将之视为美学为了适应生态文明时代而进行的生态转型。......
2023-11-17
这几句话也回答了曼科夫斯卡娅把“环境美学”称为“生态美学”的原因。像托德瓦因等人那样,不加分辨地将环境美学等同于生态美学是否合理呢?[34]那么,将环境美学称为生态美学到底有没有一定的合理性?笔者认为,国内外之所以不断有学者认为环境美学就是生态美学,是因为“生态学”这个概念在发挥着无形的作用。......
2023-11-17
要理解“生态文明”这个概念,无疑应该首先理解“文明”。文明与野蛮的结果便相互抵消。……对于生态美学研究而言,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它引领我们着力解决生态审美观问题。生态美学研究应该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从理论上剖析传统审美观的各种弊端,分析生态意识和生态知识对于生态审美的重要性,探索实施生态审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2023-11-17
在回顾和总结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的发展状况与理论成果时,有学者提出“尤以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观’影响为巨”。[36]笔者同意这个判断,并认为曾繁仁的生态美学代表了现阶段中国生态美学的最高理论成就。[46]简言之,曾繁仁注意到了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区别,他的策略是吸收环境美学的理论资源来发展自己业已形成的生态美学,进而“将环境美学纳入其中”。......
2023-11-17
与一些学者站在实践美学的立场上批评生态美学不同,“新实践美学”的代表人物张玉能试图从实践美学的框架中发展出生态美学,明确提出生态美学是实践美学不可或缺的维度。[22]张玉能的博士季芳进一步认为,实践美学本身就蕴含着阐发生态问题、拓展生态维度的思想原理。实践美学要想真正生发出生态美学来,合理的思路是将现代工业文明产生以来的“非生态的实践”,改造为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态实践”。......
2023-11-17
生生理念可以贯穿到文艺美学、生态美学、环境美学、城市美学与身体美学等美学形态之中,但构建生生本体论的初衷却是为生态美学构建寻找本体论基础[20]。因此,以生生本体论为基础的生态美学重在批判现代工业文明的“杀生”倾向、现代工业文明所造成的大量“文弊”及其背后隐含的本体论预设。......
2023-11-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