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句话也回答了曼科夫斯卡娅把“环境美学”称为“生态美学”的原因。像托德瓦因等人那样,不加分辨地将环境美学等同于生态美学是否合理呢?[34]那么,将环境美学称为生态美学到底有没有一定的合理性?笔者认为,国内外之所以不断有学者认为环境美学就是生态美学,是因为“生态学”这个概念在发挥着无形的作用。......
2023-11-17
如果我们把通常所谓的“美学”理解为“审美理论”,那么,在美学研究之初提出如下一个问题是非常合理的,即审美理论的建构应该以什么作为“审美范式”?遗憾的是,这一重要问题在很长历史时期内一直没有被讨论过,直到伯林特在其1992年出版的《环境美学》一书的第10章提出了“环境作为审美范式”这个命题。在这一章中,伯林特作了如下简短阐述:
以环境的审美体验为标准,引导我们放弃无关切性的审美,转而追求审美的交融。[2]
在伯林特的语境中,所谓的“以环境的审美体验为标准”实际上是指这一章的标题,即“环境作为审美范式”。同时,所谓的“无关切性美学”主要是康德的审美理论,而“交融审美”则是伯林特自己的立场。把上述简短的阐述作为我们讨论的纲领,将是一种很好的论述方式。这里的首要问题是:把环境作为审美范式意味着什么?这种探索也是在追问:在伯林特把“环境”作为审美范式之前,哪些对象曾被视为审美范式?
从历史上看,我们至少可以找到三种审美范式:第一种是诗歌,这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滕在其《诗的感想——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中提出的,他第一次将“美学”一词应用于感性领域。虽然鲍姆加滕也提出了同样适用于绘画、雕塑以及音乐的学说,但显而易见的是,当他试图提出一门感性领域的科学时,诗歌是他心目中的“审美范式”。第二种审美范式是自然,这是由另一位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康德借用了鲍姆加滕的“审美”一词,但把它转化到了他自己对感性以及知识条件的说明上。在其《判断力批判》一书的第一部分“审美判断力批判”中,康德以自然为审美范式来发展他的审美理论,明确阐释自然优先于艺术。黑格尔的《美学》一书则明确主张,鲍姆加滕提出的“美学”一词不适合这个新的学科,他提出应将之修改为“美的艺术的哲学”,或简称“艺术哲学”。黑格尔所谓的“美学”中的五种“美的艺术”分别是建筑、雕塑、绘画、音乐和诗歌,这清楚地表明了他的审美范式。总之,诗歌、自然和美的艺术,分别是环境美学出现之前的三种审美范式。
在以上历史叙述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把伯林特所谓的“环境美学”简单界定为“以环境作为审美范式的美学”,这种新型美学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其审美范式的性质,即环境的性质。那么,环境的性质是什么呢?为了讨论这个问题,伯林特引用了《牛津英语词典》对环境的定义,即“环绕任何事物的对象或区域”。伯林特认为,这个定义表明“笛卡儿二元论仍然有效”。[3]他在这里所说的“笛卡儿二元论”主要是指“主客体二元论”。在笛卡儿哲学框架内,环境通常被看作容易被客观化的“客体”,而欣赏者则被看作外在于环境的“主体”。
然而,伯林特在其1992年出版的《环境美学》一开始就指出,“给环境下一个精确的定义很难”[4]。因为根据他的理解,把通常意义上的环境看作“物质环境或外部世界”,就意味着环境位于人类之外——它是供人们追求个人私利的一个容器[5]。与此相反,伯林特将他所理解的“环境”定义为“由有机体、知觉和场所构成的、充盈着各种价值的、没有缝隙的统一体”,这与表达“环境”的另外两个英语术语,比如“setting”“circumstance”等表达方式有很大不同。简言之,伯林特反对对象化、二元论的环境思维方式,他认为,这种思维方式将人类理解成被放置在环境之中的事物,而非与环境相共生的事物。[6]因此,伯林特的环境概念至少有两个关键点:首先,环境不是客体,不能被我们对象化;其次,人与环境不是分离的,而是与环境相连续的。伯林特对于环境新的认识以及环境对于美学的意义,在他的下面一段话中表达得非常清楚:(www.chuimin.cn)
在很大程度上,环境并不是与人类栖居者相分离的一个独立领域。相反,我们与环境是相连续的,是其各种过程的内在组成部分。美学中的惯常传统很难解决这一点,因为它认为,欣赏需要一种接受性的静观态度。尽管这种态度有利于观察者,但是,自然决不容许这样的观察者,因为没有任何东西能够离开自然而不包含其中。[7]
我们清楚地看到,伯林特这里将环境视为“自然”的同义词,并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事物都“包含其中”。总之,他试图以“包含于环境(自然)之中”为出发点来探讨以“环境为审美范式”的美学。因此,环境的性质决定了新型美学的性质。然而,伯林特在他的正式表达中,所选择的专业术语不是“包含”(involvement)而是它的同义词“交融”(engagement),伯林特这样阐述道:
我所谓的交融美学将导致审美理论的重构,尤其是将之修正得适合环境美学——在这种审美理论中,自然世界里交融的连续性,取代了对美的客体或景色的静观。[8]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这种新型审美理论(即交融美学)中,尤其是在伯林特的环境美学中有着两个要点,一个是“自然世界里交融的连续性”,这是伯林特倡导的;另外一个是“对美的客体或景色的静观”,这是伯林特批评的。伯林特批判康德美学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对康德审美理论的思考,他认为康德的审美理论导致了“对美的客体或景色的静观”。我们下面来看一下伯林特对康德的批判。
有关生态美学引论的文章
这几句话也回答了曼科夫斯卡娅把“环境美学”称为“生态美学”的原因。像托德瓦因等人那样,不加分辨地将环境美学等同于生态美学是否合理呢?[34]那么,将环境美学称为生态美学到底有没有一定的合理性?笔者认为,国内外之所以不断有学者认为环境美学就是生态美学,是因为“生态学”这个概念在发挥着无形的作用。......
2023-11-17
早在2008年,曾繁仁教授就发表了《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一文,提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并在阐述二者关系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二者的四点区别。[3]这些文献都为我们重新讨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文献基础。众所周知,中国学者广泛关注生态美学是2001年10月“首届全国生态美学研讨会”之后的事,笔者就是从参加那个会议之后才开始研究生态美学的。......
2023-11-17
在回顾和总结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的发展状况与理论成果时,有学者提出“尤以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观’影响为巨”。[36]笔者同意这个判断,并认为曾繁仁的生态美学代表了现阶段中国生态美学的最高理论成就。[46]简言之,曾繁仁注意到了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区别,他的策略是吸收环境美学的理论资源来发展自己业已形成的生态美学,进而“将环境美学纳入其中”。......
2023-11-17
米克的生态美学内涵和策略源自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试图进而根据当代生物学和生态知识,反映、重构美学理论。这就意味着,生态美学将问题集中在审美方式上,旨在探讨如何将生态意识介入审美活动之中,让生态意识在审美体验的形成过程中发挥决定性的主导作用。鉴于以上考虑,笔者一贯将生态美学定义为“生态审美理论”或“关于生态审美的研究”。......
2023-11-17
与上述第四种立场相同的是,笔者所坚持的第五种立场也认为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具有较大差异,不能将二者简单地混为一谈。因此,以生态学、生态哲学作为理论基础,反思和批判现代美学的局限和缺陷,构建一种能够回应生态危机、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美学新范式,自然成为生态危机时代美学研究无法回避的责任。所以,环境美学将审美对象扩大到自然和环境,并没有彻底的革命性意义。......
2023-11-17
自2001年中国首届全国生态美学会议召开以来,生态美学作为新兴领域在过去近20年里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笔者认为,要想在学术上合理地建构生态美学,至少要考虑两个相关的理论问题:第一,中国生态美学与西方环境美学的区别何在?......
2023-11-17
国际学术界公认,环境美学正式发端于英国学者罗纳德·赫伯恩的《当代美学与自然美的忽视》。该文正式发表于出版于1966年出版的《英国分析哲学》一书,赫伯恩因此文而被称为“环境美学之父”。这等于为环境美学的产生提供了合法性论证。[12]如果说赫伯恩是“环境美学之父”的话,笔者认为米克就是“生态美学之父”。......
2023-11-17
正是为了拯救生态危机,为了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可持续存在和健康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社会开始了从现代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艰难转型。美学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美学顺理成章应该是生态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康德甚至特别强调,为了确保审美的纯粹性,必须忽略客体及其实在性。我们倾向于从文明转型的角度来界定生态美学的性质,将之视为美学为了适应生态文明时代而进行的生态转型。......
2023-11-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