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分辨与引论

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分辨与引论

【摘要】:早在2008年,曾繁仁教授就发表了《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一文,提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并在阐述二者关系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二者的四点区别。[3]这些文献都为我们重新讨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文献基础。众所周知,中国学者广泛关注生态美学是2001年10月“首届全国生态美学研讨会”之后的事,笔者就是从参加那个会议之后才开始研究生态美学的。

早在2008年,曾繁仁教授就发表了《论生态美学环境美学的关系》一文,提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并在阐述二者关系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二者的四点区别。[1]这是较早涉及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之关系的论著,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际学术交流的加强,中国学者对于西方生态美学的了解逐渐加深,不再认为生态美学是中国学者的“首创”。比如,笔者于2009年发表的论文《美国生态美学的思想基础与理论进展》,向中国读者介绍了以利奥波德“大地美学”为思想基础的美国生态美学;[2]李庆本主编的《国外生态美学读本》也于同年出版,组织翻译了包括美国、俄国、加拿大、巴西、土耳其、德国、波兰、芬兰、挪威、日本等10多个国家、共计24篇生态美学论文,大大丰富了国际生态美学的理论景观。[3]这些文献都为我们重新讨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文献基础。

除了学术资料的局限之外,限制相关研究的还有理论本身的构建问题。众所周知,中国学者广泛关注生态美学是2001年10月“首届全国生态美学研讨会”之后的事,笔者就是从参加那个会议之后才开始研究生态美学的。要想构建一个周密、成熟的理论学说,十年的时间毕竟太短暂了。只是到了最近,笔者才写出了《论生态审美的四个要点》一文,[4]觉得自己对于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理解加深了不少,认为可以比较清楚地探讨二者的联系与区别了。(www.chuimin.cn)

本章采取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以相关文献发表的先后为顺序,以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可能存在的主要关系为理论支点,拟从如下五方面展开讨论:一、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不同开端与二水分流;二、在环境美学框架内发展生态美学;三、将环境美学等同于生态美学;四、吸收环境美学以发展生态美学;五、参照环境美学以发展生态美学。如果我们提问: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以上五个方面其实隐含着五个不同的答案,也就是五种不同的学术立场:一、二者互不相干,并行不悖;二、环境美学是一个整体性的理论框架,在这个框架里面可以发展出作为其一部分的生态美学(生态美学是环境美学的一部分);三、与第一个答案相反,二者就是一回事;四、与第二个答案差异较大,生态美学乃立足点,环境美学可以视为其理论资源;五、延续第一个答案而超越之:二者是不同的美学新分支(或者说新的美学研究方向),但二者可以相互借鉴而走向双赢。笔者坚持第五个学术立场。

本章所追求的研究意义和价值主要有两方面:一、从历史层面来说,以国际美学的当代发展为参照,在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相互交织的理论地图上,清理二者各自的发展线路与发展过程;二、从理论层面而言,明确界定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各自的侧重点与特定问题,以便我们将二者的研究推向深入。必须郑重说明的是:画地为牢、作茧自缚等狭隘心态,一直都是笔者努力避免的不良学术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