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APEC蓝:审美现象的生态美学

APEC蓝:审美现象的生态美学

【摘要】:网友形容此时天空的蓝色为“APEC蓝”。当然APEC蓝也是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8]我们这里关心的是“APEC蓝”出现的原因:它到底是自然现象,还是人工现象?因为这个问题涉及“APEC蓝”这种审美现象的哲学根据。

布洛在说明心理距离的功能的时候,刻意描绘了海雾的美妙形态与奇异效果,这就使得人们容易把海雾当作审美对象来看待、来接受;《“它杀死了我的父亲”——那场夺走12000条生命的雾霾》这篇文章及其照片所描绘的雾霾由于年代久远,也容易成为我们的审美对象。从理论上说,我们当前经常遭遇的雾霾天气也可以成为审美对象;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基本上都已经认识到雾霾的严重危害,避之唯恐不及,很难带着审美态度来对雾霾进行审美欣赏,所以,很难从心理上将雾霾与审美现象联系起来。

然而,颇具辩证意味的是,正因为人们普遍厌恶、憎恨雾霾天气,对于蓝天的渴望与欣赏才空前增强;饱受“霾伏”之苦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蓝天。所以,每当霾过天晴的时候,拍摄蓝天的照片就会大量涌现:蓝天已经成为我国人民最珍惜的审美对象。这集中体现为一个新的词语“APEC蓝”,该词的网络释义如下:

在2014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京津冀实施道路限行和污染企业停工等措施,来保证空气质量达到良好水平。2014年11月3日上午8点,北京市城六区PM2.5浓度为每立方米37微克,接近一级优水平。网友形容此时天空的蓝色为“APEC蓝”。

APEC蓝,也是2014年新的网络词汇,形容2014年A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引申义为形容事物短暂易逝,不真实的美好。当然APEC蓝也是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7]

APEC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英文的第一个字母的缩写,2014年11月10日至11日APEC峰会在北京召开。2014年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北京为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各经济体领导人及配偶举行欢迎晚宴。习近平主席在晚宴前致辞中明确讲道:“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我希望北京乃至全中国都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18]

我们这里关心的是“APEC蓝”出现的原因:它到底是自然现象,还是人工现象?因为这个问题涉及“APEC蓝”这种审美现象的哲学根据。新华网2014年11月13日发表的一篇题为《“APEC蓝”能留下吗?》的文章中,首先引用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对于“APEC蓝”成因的解释:“老百姓说,过去要赶走雾霾,就得靠大风吹。但这次风没来,依靠北京、河北等五省一市大范围的提前、紧急减排,同样留住了蓝天。”[19]这句话形象地表明:“APEC蓝”不是一般的“自然现象”,某种程度上已经是一种“人工现象”,用哲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自然的人化”。

国内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美学”在解释“美的基础”(或“美与审美的秘密”)时,依据的主要理论根据是一个著名的命题:“自然的人化”。“自然人化”甚至成为李泽厚参与主编的《美学百科全书》的一个词条,足见其影响范围之广泛。这个条目指出,“自然人化”的“要义”是:

人类通过漫长历史社会生产实践,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为人所控制、征服、改造、利用,人的目的在自然中得到实现。[20](www.chuimin.cn)

这个词条还总结提出,“自然人化”思想“确乎从最深层次上揭示了美和审美的秘密”[21],足见这个概念对于美学(特别是实践美学)来说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

其实,从美学史上来看,较早论述“自然人化”思想的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John Locke)。洛克在1690年出版的《二论政府》中指出,没有被文化影响的、没有被人化的自然,不如“被文化影响的、被人化的自然更有价值”,“完全遗弃给自然的土地,没有被放牧、耕作或种植改良过的土地,被称为荒地(它的确就是这样);我们从中发现的益处几乎等于零”。[22]但是,这种观念随后就发生了改变,19世纪以来主要在美国兴起的荒野保护运动与荒野审美思想,就在很大程度上走向了洛克思想的反面。特别是伴随着全球范围内环境运动而兴起的环境美学,更是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然全美”(或“自然全好”)的理论命题。这一命题首先由加拿大美学家艾伦·卡尔森在1984年发表的论文《自然与肯定美学》中提出,后来收入其代表作《美学与环境》,成为该书的第六章。卡尔森开门见山地写道:

全部自然世界都是美的,按照这种观点,自然环境,就它未被人类触及或改变的意义来说,大体上具有肯定的审美属性(positive aesthetic properties);例如它是优美的、精致的、浓郁的、统一的和有序的,而不是冷漠的、迟钝的、平淡的、不连贯的和混乱无序的。简而言之,所有未被人类玷污的自然,在本质上具有审美的优势。对自然世界的恰当或正确的欣赏,在根本上是肯定的(positive),否定的(negative)审美判断是很少有的或者完全没有。[23]

要准确理解这段话,关键是要准确把握positive这个英文词语:它的意思是“肯定的”“正面的”“积极的”,其反义词negative的意思则是“否定的”“负面的”“消极的”。全文的核心意思是:凡是没有被人类触及过、改造过、污染过的自然环境,即卡尔森所言的“所有未被人类玷污的自然,在本质上具有审美的优势”。因此,这句话也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自然全好”,也就是说,只能对它进行肯定性审美判断。卡尔森的这篇文章把这句话重复了好几次,所以,他的美学理论可以用“自然全好”来概括。[24]

这种美学观念的本义不易领会,初看起来有些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国内不少学者对此疑虑重重,我们不妨进行更多的解释。卡尔森在论述环境美学的时候,经常对比艺术欣赏与自然欣赏的异同,所以,我们不妨来对比一下与自然审美判断不同的艺术审美判断。人类创造的艺术品数不胜数,优秀的艺术杰作固然不胜枚举,但客观地说,质量低下的作品数量则更多。比如,我们可以说唐诗宋词达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高峰,但是,翻阅《全唐诗》《全宋词》会发现,缺乏艺术价值的作品比比皆是;对于那些优秀的艺术品,我们的审美判断当然是“肯定的审美判断”,比如说,“《红楼梦》实在太伟大了”;但是,对于那些粗制滥造的艺术作品,我们的评价和判断则是“否定的”,比如我们可以作出如下审美判断:“我国每年产生的长篇小说多达千部,但大部分作品艺术水平很低。”这表明,我们在评价艺术品的时候可以作出“否定的审美判断”。但是,卡尔森坚持,对于自然世界,我们只有在作出“肯定的审美判断”时,我们的审美欣赏才是“恰当的或正确的”;作出“否定的审美判断”则是不当的或错误的,这就是“自然全好”这个美学命题的真正含义。

简言之,如果说实践美学所认定的“美和审美的秘密”在于“自然的人化”的话,那么,当代环境美学特别是生态美学[25]所认定的“美和审美的秘密”就是“自然的人化”的对立面——“自然的自然化”。笔者在此郑重提出:“自然的自然化”是生态美学的核心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