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生态美学引论:如何合理联结美学与生态学?

生态美学引论:如何合理联结美学与生态学?

【摘要】:在新世纪的国际美学理论图景中,生态美学无疑是引人注目的一个亮点。因此,生态美学能否成立,关键要看它能否回答如下两个问题:一、生态学与美学如何联结?究其实质而言,第二个问题依然是第一个问题的合理延伸,因为只要我们充分地解释了生态学与美学的合法联结,就表明它已经超越了紧紧围绕“环境审美”与“环境价值”而展开的环境美学。

在新世纪的国际美学理论图景中,生态美学无疑是引人注目的一个亮点。作为生态美学构建的参与者之一,笔者秉持“全球共同问题,国际通行话语”的学术准则[1],努力改变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方式或曰知识生产方式,力图通过国际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来构建生态美学。

在这个过程中,笔者既得到了国际学者的热情鼓励,比如说,加拿大学者艾伦·卡尔森在其为《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撰写的“环境美学”词条2015年版中论及笔者的生态美学,其参考文献列举了笔者与三位美国学者合著的《生态美学与生态评估及规划》一书,并特别列举了笔者所负责的两章[2],这是中国生态美学首次被写入国际权威辞书。与此同时,笔者也受到了国际学者的尖锐批判,比如说,美国学者阿诺德·伯林特于2015年撰写《生态美学的几点问题》一文,全面质疑了笔者生态美学的理论思路与核心要点[3]

笔者与伯林特初识于1993年[4],2006年以来保持频繁的学术通信,2008年邀请伯林特参与笔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生态美学的理论构建与实践运用”,2013年共同出版了该项目的最终成果中英对照版《生态美学与生态评估及规划》[5]。笔者负责撰写该书的序言、第一章和第三章,伯林特则撰写了本书的第二章。伯林特这次批评笔者的主要依据就是这本书,特别是其第三章《论生态审美的四个要点》。(www.chuimin.cn)

对于笔者来说,国际著名学者的鼓励固然重要,但有理有据的批评更有价值,因为只有从学理上回应对方的严厉批评,才能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生态美学,最终将之建构成经得起国际学术界严格考验的新型审美理论。根据笔者的判断,伯林特批评生态美学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生态学既不能作为美学研究的模型,也无法与美学研究有效地联结起来;二、以他与卡尔森为代表的环境美学已经比较成熟,没有必要构建与环境美学并行的生态美学。因此,生态美学能否成立,关键要看它能否回答如下两个问题:一、生态学与美学如何联结?二、生态美学究竟如何区别于环境美学?究其实质而言,第二个问题依然是第一个问题的合理延伸,因为只要我们充分地解释了生态学与美学的合法联结,就表明它已经超越了紧紧围绕“环境审美”与“环境价值”而展开的环境美学。因此,笔者对于伯林特之批评的回应主要围绕第一个问题展开,希望借此机会将我们的学术讨论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