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华罗庚:一元函数微积分的自学成才之路

华罗庚:一元函数微积分的自学成才之路

【摘要】:华罗庚对中国数学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中华儿女世代铭记.他爱祖国、爱人民的赤胆忠心,永远鼓舞着中华儿女.他历进拼搏的科学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华罗庚既是国际著名的数学家,又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1950年他响应祖国的召唤,毅然从美国回到北京,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并作出了重大贡献,1979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5年6月12日在访日作学术报告时,他的心脏病复发,倒在讲台上,没能再醒过来,一颗科学界的巨星陨落.党和国家对他的一生作了高度的评价.

华罗庚于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今为金坛市)一个贫苦家庭,1924年,他初中毕业,因家境贫寒没能升高中,为学点本事养家糊口,考取了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会计.后又因家庭经济窘困交不起学费,不得不放弃还差一个学期就毕业的机会,离开了学校,在其父经营的小杂货铺里帮工当学徒.渴望学习的他,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刻苦自学数学.1928年,他在金坛初中任会计兼事务.这一年金坛发生了流行瘟疫,华罗庚的母亲染病过世了,他本人染病卧床半年,病虽痊愈,但留下了终身残疾——左腿瘸了.1929年,他开始在上海《科学》杂志发表论文.1930年他19岁时写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一文受到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先生的赞赏,并邀他到清华大学边工作边进修.到清华大学后,他更加勤奋! 四年中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自学了英文、法文和德文.同期,他仅数论这一分支就写了十几篇高水平的论文,成为轰动世界的青年数学家,同时从管理员升为助教,再晋升为讲师.1936年他作为访问学者,到英国剑桥大学工作并深造.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华罗庚闻讯回到祖国,因成绩卓著,于1938年受聘为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在当时,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他白天教学,晚上柴油灯下孜孜不倦地从事研究工作.著名的《堆垒素数论》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写成的.1945年,他应苏联科学院邀请赴苏旅行和讲学,受到热烈欢迎.1946年秋,他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邀请任研究员,并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后被伊利诺伊大学聘任为终身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携妇将雏,于1950年乘船回国.在横渡太平洋的航船上,他致信留美学生:“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 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回国后,他担任我国科学界诸多重要职务,领导着中国数学研究、教学与普及工作,为国家的数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足迹遍布中国20个省市厂矿企业,普及推广“统筹法”和“优选法”,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回顾他的一生,只有一张初中文凭,却成为蜚声中外的杰出科学家,靠什么? 华罗庚从不迷信天才,他说:“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他就靠刻苦自学、靠勤奋的钻研,给人类留下了近300篇学术论文和多种学术专著,还写了10多种科普读物,在报刊上发表了不少介绍治学经验和体会的文章.他在晚年已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但仍手不释卷,顽强地读和写,他说:“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而终.”“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向未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是留给我们的多么宝贵的精神财富啊!(www.chuimin.cn)

华罗庚对中国数学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中华儿女世代铭记.他爱祖国、爱人民的赤胆忠心,永远鼓舞着中华儿女.他历进拼搏的科学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