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文献回顾,可以发现顾客不当行为研究基于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伦理学、服务营销与管理学等学科构建理论框架。尽管顾客不当行为研究取得了一定理论进展和实践成果,但仍存在研究局限,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切入点。这些问题的探讨对顾客不当行为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2023-11-17
前期研究中,许多研究者将Bandura的道德推脱理论、八维度推脱机制及其道德推脱问卷应用于儿童及青少年行为、教育、犯罪、组织、体育、军事等领域,并进行了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这些相关研究主要着眼于在开发与修订道德推脱问卷的基础上,探讨道德推脱与青少年攻击行为、欺负行为、网络攻击行为,道德推脱与犯罪行为,道德推脱与企业行为,道德推脱与体育运动等的关系,主要将道德推脱作为一个调节变量或中介变量进行研究。
1.道德推脱与儿童及青少年行为
前期诸多研究探讨了道德推脱与儿童及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关系,并证实了道德推脱与青少年攻击行为具有相关性。例如,Pornari和Wood(2010)研究了中学生的网络攻击行为,探讨了道德推脱的作用、敌意归因偏见与结果预期;Obermann(2013)研究了校园欺凌行为中的道德推脱及其形成机制;Gini、Pozzoli和Hymel(2014)研究了儿童及青少年道德推脱与其攻击性行为的关系,并进行了元分析;Robert和Tomas(2014)研究了青少年欺负行为,认为个体的道德敏感度、防御自我效能感和道德推脱水平存在性别差异,道德推脱在道德敏感度与欺负行为、道德推脱与旁观者效应和自我防卫之间起到调节作用,道德推脱与道德敏感度和欺负行为正相关,与旁观者效应和自我防卫负相关。
近些年,杨继平和王兴超(2012)研究证实了道德推脱部分中介父母冲突对初中生攻击行为的影响;王兴超和杨继平(2013)还研究了道德推脱与大学生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道德推脱对大学生的身体和言语攻击正相关,且道德推脱与身体攻击直接相关;此外,郑清、叶宝娟和叶理丛等人(2016)研究了道德推脱对大学生网络攻击的影响,探讨了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与性别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道德推脱与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正相关,道德认同在道德推脱与网络攻击行为中起中介作用,且性别调节了这一影响路径。
2.道德推脱与犯罪行为
前期研究探讨了道德推脱与犯罪行为的关系,并证实了道德推脱与犯罪行为具有相关性。青少年早期危险因素与其反社会行为相关,道德推脱能够预测其早期危险因素,并在危险因素和反社会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Luke,Daniel,Kristin,2010);Shulman和Cauffman(2011)采用纵向研究的方法研究了严重青少年罪犯的道德推脱,探讨了道德推脱和违法行为之间的关系;Stefano Passini(2012)认为道德推脱可以预测青少年使用毒品行为以及违法犯罪行为;De Lisi和Peters等人(2014)基于犯罪原因研究了心理变态和道德推脱的动力机制;此外,Cardwell和Piquero等人(2015)研究了道德推脱的可变性,并以严重青少年罪犯为研究样本,探讨了道德推脱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杨继平和王兴超等人(2010)研究了道德推脱与大学生学术欺骗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道德推脱与学术欺骗正相关,并且道德推脱完全中介道德认同与学术欺骗、责任心与学术欺骗。(www.chuimin.cn)
3.道德推脱与组织行为
前期诸多研究探讨了道德推脱与一些组织行为的关系,并证实了道德推脱与组织行为具有相关性。例如,Leidner和Castano等人(2010)研究了集体暴力背景下的道德推脱和正义等,Marvin Claybourn(2011)研究了工作特征、工作满意度、道德推脱与职场骚扰的相关性;Moore和Detert等人(2012)研究了道德推脱和不道德的组织行为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员工为什么做坏事;Babatunde和Joshua(2014)研究了诚实谦虚与领导成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道德推脱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Christian和Ellis(2014)研究证实离职意图在道德推脱转化为工作场所越轨行为之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Samnani、Salamon和Singh(2014)研究了消极的影响和适得其反的工作场所行为,并探讨道德推脱和性别的调节作用;Johnson和Buckley(2014)研究了多层次的组织道德推脱。
近些年,杨继平和王兴超(2012)研究了道德推脱与道德识别以及道德判断之间的关系,认为德行领导调节了道德推脱对道德识别和道德判断的影响;之后,杨继平和王兴超(2015)基于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研究了德行领导对员工利他行为以及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张艳清、王晓晖和王海波(2016)研究了组织情境中不道德行为的道德推脱理论解释,探讨了道德推脱机制的选择偏好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
4.道德推脱与运动行为
运动道德推脱是道德推脱理论在体育领域的拓展,多项研究表明,运动道德推脱与运动员态度及行为具有相关性。Boardley和Kavussanu(2011)研究了体育运动中的道德推脱;Hodge和Lonsdale(2011)研究了运动中的亲社会和反社会行为,探讨了教练风格、自主与控制动机以及道德脱离的重要作用;此外,王栋、陈华东和翁滢渌(2015)等探讨了运动员道德意识对其运动反社会行为的影响机制,认为道德推脱中介运动员道德意识对其反社会行为的影响;王栋和陈作松(2016)研究了运动员道德推脱与亲社会及反社会行为的关系,用运动道德推脱理论解释并预测了我国运动员的运动亲社会及反社会行为。
有关游客不当行为形成与干预机制研究的文章
通过文献回顾,可以发现顾客不当行为研究基于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伦理学、服务营销与管理学等学科构建理论框架。尽管顾客不当行为研究取得了一定理论进展和实践成果,但仍存在研究局限,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切入点。这些问题的探讨对顾客不当行为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2023-11-17
以服务破坏行为的内涵为依据,相关学者深入探讨了服务破坏行为类型。Harris和Ogbonna的这种分类为更好地理解服务破坏行为提供了启示,但这缺乏严密的实证研究,研究对象局限在餐饮、旅游业服务人员,仅是基于被访谈者的自我陈述。服务破坏行为的分类研究不仅深化了对其内涵的认识,也为进一步的测量研究奠定了基础。......
2023-11-17
前期研究中,有关道德推脱影响因素的探讨,主要从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进行研究。最后,同伴压力也是影响个体道德推脱水平的重要情境因素。Kish-gephart等人研究发现,强调高度利己行为所造成的伤害会降低个体道德推脱的可能性;金童林、陆桂芝和张璐等人研究了特质愤怒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探讨了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认为道德推脱部分中介并调节特质愤怒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
2023-11-17
Bandura首先提出了道德推脱的概念,并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以此来解释人们做出不道德行为的潜在心理过程。此外,Moore在Bandura的基础上,认为道德推脱是行为个体唤起认知的一种倾向。Bandura对道德推脱这一概念的界定,成为此理论的权威定义,后续学者关于道德推脱理论的研究基本都沿用了此概念释义。道德推脱的8个机制通过发挥作用,会导致人们出现各种不道德的有害行为,甚至是违法犯罪行为。......
2023-11-17
前期研究中,对道德推脱影响后果的探讨,主要着眼于道德推脱对个体和组织两个方面的影响。个体的道德推脱与其不道德行为存在正相关,高道德推脱水平的个体更倾向于采取不道德行为。个体的道德推脱会显著影响其不道德行为,并为个体不道德行为发生的原因找到了合理的解释。......
2023-11-17
应防止服务破坏行为的发生,并及时处理服务破坏行为,并尽力避免游客感受到面子威胁并防止其产生道德推脱,以减少游客不当行为的诱发因素。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旅游服务破坏行为和游客不当行为的关键特征,并构建其结构维度。......
2023-11-17
服务破坏行为结构测量的研究,如Harris和Ogbonna利用问卷测量服务破坏行为,陈俊儒利用情景模拟方式测量服务破坏行为。Harris和Ogbonna最早开发出服务破坏行为单维度9题项量表,对员工服务破坏行为进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员工欲产生服务破坏行为,则欲先产生服务破坏意图,并提出了服务破坏意图前因变量架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Skarlicki等人针对加拿大电话客服人员进行了服务破坏行为的测量研究,形成5测项量表,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
2023-11-17
游客不当行为主要由游客不文明行为、游客不公平行为、游客攻击行为3个维度构成。游客在与服务人员交流互动中,凌驾于服务人员之上,认为顾客应当享有“上帝”的待遇,服务人员应无条件为其提供所需服务,因而对服务人员采取各种不公平行为。......
2023-11-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