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旅游情景下游客不当行为的管理策略

旅游情景下游客不当行为的管理策略

【摘要】:但游客文明素质未能与高速发展的旅游业相适应,游客不当行为层出不穷,并引起国内外媒体、社会舆论的关注与批评。前期对游客不当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对游客不当行为的前期研究虽取得一定成果,但仍需补充。

在顾客不当行为的前期研究中,许多学者基于酒店、餐饮业等旅游服务行业对顾客不当行为进行了研究(Bitoer,1994;Withiam,1998;Gill,2002;Jones,Groenenboom,2002;Shao,Skarlicki,2014等),并取得了公认的研究成果,为游客不当行为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并且,在前期研究中,对游客不当行为有多种不同称谓,比如“游客不文明行为”“游客非理性行为”“游客不公平行为”“旅游越轨行为(Li T,Chen Y,2017)”等,虽称谓未能统一,但其内涵与游客不当行为有共同之处。

随着全民休闲时代的到来,我国旅游业迎来大众旅游时代,并呈现旅游活动大众化以及旅游消费常态化的局面。2016年,我国出境旅游1.22亿人次,国内旅游预计44.4亿人次,出境游和国内游人数逐年递增。但游客文明素质未能与高速发展的旅游业相适应,游客不当行为层出不穷,并引起国内外媒体、社会舆论的关注与批评(胡静,王华,2016)。

前期对游客不当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游客不文明行为含义、分类与归因研究,主要包括:①游客不文明行为的内涵(杨懿,常飞,2015;李艳,程绍文,2016);②游客不文明行为的类型(胡华,2014);③游客不文明行为的归因探究(林德荣,刘卫梅,胡静,2016),林德荣等人认为,游客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文化差异、道德感弱化、消费异化以及从众行为等。(www.chuimin.cn)

第二,运用跨学科的方法研究游客不文明行为的治理机制,主要包括:①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研究游客不文明行为的管理策略(刘丽莉,邱宏亮,吴雪飞,2014);②基于组织行为学视角研究游客不文明行为的改善路径(林明水,等,2016);③基于传播学视角分析游客不文明行为的治理措施(方世敏,焦念涛,郑向敏,等,2016)。

第三,游客不文明行为与国家外交。在“新公共外交”时代,游客成为展示国家文明与形象的重要载体,游客不文明行为影响国家和民族形象建构(吴茂英,周玲强,2016)。

对游客不当行为的前期研究虽取得一定成果,但仍需补充。其一,现有研究较多关注游客不当行为内涵与归因,较少研究其诱发机制、扩散效应的不同层面,研究其对国家形象、同属游客、服务破坏行为等的影响及其治理机制;其二,现有研究以定性为主,尚未通过实证研究深入探讨游客不当行为的结构维度与测量、扩散效应与干预治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