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淮南子》思想史论:紧抓历史契机推动特色文化新发展

《淮南子》思想史论:紧抓历史契机推动特色文化新发展

【摘要】:在淮南现有文化资源中,虽然可称之为“特色”者不少,但如论代表性、影响力之大者,却无过于《淮南子》文化。在《淮南子》文化的宣传中,也应着重发掘其中能够代表和体现淮南人文价值及精神的内容,使这张城市文化名片的地域特色更加鲜明突出。总之,《淮南子》文化作为一种地域特色文化,对淮南市的发展而言,不仅仅只是具有学术文化的意义,只能局限在理论研究方面,而是同样具有城市文化建设、经济发展的实践意义。

任何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有力支撑,尤其需要根植于城市自身历史土壤的“特色文化”作为鲜明的标志和象征。当前,淮南市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不仅要重视各种社会经济资源的整合利用,而且也要注重发掘现有的城市文化资源,积极推动发展其中具有地域代表性的“特色文化”,使之既能成为展现城市文化形象的亮丽名片,也能成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有益助力。在淮南现有文化资源中,虽然可称之为“特色”者不少,但如论代表性、影响力之大者,却无过于《淮南子》文化。而且,随着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后,作为淮南市发展中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资源,《淮南子》文化迎来极为重要的发展契机,能够在省内外,甚至国内外,更好地彰显出淮南地方人文的独特蕴含及魅力。因此,能否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因时而动,顺势而为,在已有的历史基础上,大力推动《淮南子》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成为当前淮南城市发展中的当务之急,其现实意义与影响都十分突出。

面对国内传统文化日趋复兴的良好时机,从淮南市现有条件着眼,如要切实推动《淮南子》文化的繁荣发展,则亟须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作为:

1.培育研究力量,加强学术交流

作为淮南市最具代表性的地域特色文化,《淮南子》文化的良好发展,必须始终以学术研究为坚实基础,既要形成一支较为成熟的本土化研究队伍,也要主动面向省内、国内,乃至于国际,积极开展多种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从现有的研究状况来看:一方面,淮南市在《淮南子》的学术研究上已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自2004年以来,不仅获批成立了市内唯一一家省级的学术研究团体——安徽省《淮南子》研究会,先后举办了六次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而且市内两所主要高校也分别成立了《淮南子》研究的专门机构(安徽理工大学的“楚淮文化研究中心”、淮南师范学院的“《淮南子》文化研究中心”),这都为培育和形成《淮南子》研究的本土化力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近几年来,现有研究机构的发展都比较乏力,缺少更为有力的推动条件,学术交流活动有所萎缩,并且专门化的研究人员仍然较少,难以形成较为雄厚的整体研究力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淮南子》文化的更好发展。因此,如何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国内传统文化复兴的大好时机,从加强培育本土研究力量和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两方面着手,深化推动《淮南子》研究走向成熟发展,使其逐渐形成和体现出较为厚重的本土化学术内涵,便成为实现《淮南子》文化繁荣发展的首要条件。

2.优化宣传方式,打造文化名片

对《淮南子》文化的发展,既要以学术研究为基础,同时也要着力开展相应的文化宣传,真正让《淮南子》文化成为淮南市发展的文化标志与象征,成为具有全国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名片。在《淮南子》文化的对外宣传中,应该采取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相结合的方式,特别是运用好新媒体的多样化手段,建立起专门化的文化平台,及时将《淮南子》文化的最新成果传播出去,进而有效扩大这一标志性的淮南地域特色文化在省内外的社会影响。在《淮南子》文化的宣传中,也应着重发掘其中能够代表和体现淮南人文价值及精神的内容,使这张城市文化名片的地域特色更加鲜明突出。

3.推动文化普及,濡染城市风气(www.chuimin.cn)

《淮南子》文化的繁荣发展,根本上离不开广大城市民众积极支持。这就需要本土的研究机构与人员,更加积极地致力于《淮南子》文化的社会普及工作,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将《淮南子》文化在最大程度上介绍和传播给淮南民众,让后者能够更好地认识、了解和熟悉《淮南子》这部产生于自己乡土的传统文化经典。《淮南子》文化只有深入扎根在淮南民众的土壤之中,为后者所熟知和热爱,才能真正突破现实发展的条件局限,争取到更多社会力量的支持,改变仅仅依靠政府、高校的发展模式,而是成为所有淮南民众的共同的文化事业,实现可持续性的繁荣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伴随文化普及的深入开展,《淮南子》文化中蕴含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理念,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濡染广大民众,改变城市风气,让“人文淮南”“美丽淮南”的实现得到来自地域特色文化的有力促进和保障。

4.积极开发利用,形成新兴产业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文化资源也是一种经济发展的重要内涵,而且有的时候能直接促成新兴文化产业的形成。作为淮南市最具代表性的地域特色文化,《淮南子》文化向以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著称,尤其是其中所蕴含与关涉的养生文化、旅游文化、生态文化、科技文化等因素,都能与淮南城实经济的现实发展密切结合起来,成为促成新兴文化产业的有利条件。在当前淮南市经济发展中,将《淮南子》文化从单纯的文化资源开发转化为一种文化型的经济资源,尽管仍然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但毋庸置疑,这是淮南市经济转型发展必须要充分重视和着力开发的“处女地”。因为其中所蕴含的丰厚的特色文化资源,能够成为淮南市经济发展的新的源泉和动力。

总之,《淮南子》文化作为一种地域特色文化,对淮南市的发展而言,不仅仅只是具有学术文化的意义,只能局限在理论研究方面,而是同样具有城市文化建设、经济发展的实践意义。在国内传统文化日趋复兴的新形势下,抓住有利时机,整合政府、高校与民间三方的现有资源与力量,推动《淮南子》文化在学术研究、对外宣传、城市普及与产业开发等方面,都能有所切实地推进发展,这既决定了《淮南子》文化是否能与淮南城市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出地域特色文化所具有的积极效用及影响,也决定了《淮南子》文化能否走向新的发展高度与繁荣。

【注释】

[1]初稿发表于2017年4月11日《淮南日报》第3版“理论视界”。收入本书时文字内容有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