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淮南子》论技及其道家精神

《淮南子》论技及其道家精神

【摘要】:《淮南子》一书产生于西汉景、武之际,是以“辩博善为文辞”著称的淮南王刘安所编撰,该书的作者实际上并非仅是刘安自己,而是包括其门下的若干宾客在内。《淮南子》受先秦老庄影响,惯常以“技”喻“道”,以“技”论“道”,这促使其形成具有浓郁道家气质的技术哲学,极大丰富了汉代技术思想的历史内涵。

淮南子》一书产生于西汉景、武之际,是以“辩博善为文辞”著称的淮南王刘安所编撰,该书的作者实际上并非仅是刘安自己,而是包括其门下的若干宾客在内。刘安是西汉前期“养士”最多的诸侯王之一,“招致天下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2],且其中“英隽以百数”[3]。也正由于刘安在学术、政治上求才若渴,勤于延揽,所以当时的“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4],一时之间在江淮流域形成颇具影响的思想文化中心,为世人所瞩目。尽管淮南王刘安与其宾客著书甚多,但流传至今的很少,而《淮南子》便是其中最为重要者,可被视为刘安平生学术思想的总结之作。

《淮南子》以道家为主体,汇聚先秦以来的“百家”之学,试图“经古今之道,治伦理之序,总万方之指,而归之一本,以经纬治道,纪纲王事”[5],为西汉王朝的政治发展提供重要的思想指导。但是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学术巨著”,书中除治国学说外,还深入“总结了先秦科学思想与技术成果”,在众多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6],因此《淮南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科学技术思想,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秦汉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及水平。《淮南子》受先秦老庄影响,惯常以“技”喻“道”,以“技”论“道”,这促使其形成具有浓郁道家气质的技术哲学,极大丰富了汉代技术思想的历史内涵。因学界目前关于《淮南子》技术哲学的研究并不多,[7]还未能充分发掘出其在道家技术思想史,乃至中国古代技术思想史上的历史价值及地位,故此本文试图着眼于“道”“技”关系、“技”“器”关系、“人”“技”关系和“技”“德”关系四个方面,对《淮南子》技术哲学进行初步探讨,以此揭示其实际内涵与特色,并客观评价其历史的地位及影响。(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