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基于老、庄这种独特的水思想,对于水的认识,《淮南子》并未局限于其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层面,而是立足道家思想,主张法“水”,赋予“水”特殊的哲理内涵。其一,从哲学上看,《淮南子》承继老、庄思想,坚持大“道”如水的核心观点,并有所发挥。就此而言,在道家水思想的演变中,可谓老子开其源,庄子、《淮南子》承其流,共同促成道家重“道”贵“水”的历史传统。......
2023-11-16
对“水”而言,《淮南子》在思想上不仅试图有所效法,而且还力求就势利导,有效运用,构建一种人、水和谐的理想关系。因此,立足道家,《淮南子》主张“因”水而治,在顺应水之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促其趋利避害,充分发挥对人类社会生活的积极性。
首先,因水之性,发展农业生产,推动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地形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极之内……天地之间,九州八极,土有九山,山有九塞,泽有九薮,风有八等,水有六品”,《淮南子》认为水资源存在着地域性的区别,所谓“六水”即“曰河水、赤水、辽水、黑水、江水、淮水”[84]。而且,不同地域之水往往也有所差异,对农业生产影响不同,“汾水濛浊而宜麻,泲水通和而宜麦,河水中浊而宜菽,雒水轻利而宜禾,渭水多力而宜黍,汉水重安而宜竹,江水肥仁而宜稻”[85],因此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人们必须因水制宜,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种类,只有“俯视地理,以制度量,察陵陆水泽肥墽高下之宜”,才能“立事生财,以除饥寒之患”[86]。此外,“白水宜玉,黑水宜砥,青水宜碧,赤水宜丹,黄水宜金,清水宜龟”[87],这些非农的经济产物也会受水资源的地域性影响。
其次,因水之势,治理各种水患,稳定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由于《淮南子》一书诞生于淮河之畔,而淮河流域在历史上多兴水患之灾,故而《淮南子》对水患的治理问题尤为重视,在思想上强调“因”地势而导水。“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88],“禹决江河,因水也”[89],“禹凿龙门,辟伊阙,决江濬河,东注之海,因水之流也”[90],在《淮南子》看来,大禹之所以能最终治理水患,“使民得陆处”,其成功的关键就在于遵循“夫地势水东流,人必事焉,然后水潦得谷行”的自然规律,善“因”其势而治水。“禹决江疏河,以为天下兴利,而不能使水西流”[91],如若其罔顾水资源所受地势条件的制约性,只知如鲧一样到处堵防,那结果必然是功败身亡。因此,在治理水患,稳定正常的社会秩序上,《淮南子》认为人们应该借鉴大禹的历史经验,“因”势而治。
最后,因水为资,既可便利交通,也能修道怡情,都有益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陆处宜牛马,舟行宜多水”[92],“夫舟浮于水,车转于陆,此势之自然也”[93],《淮南子》认为水在人们的日常交通中具有独特作用,“越舲蜀艇,不能无水而浮”,“假舆马者,足不劳而致千里;乘舟楫者,不能游而绝江海”[94],“夜行者掩目而前其手,涉水者解其马载之舟。事有所宜,而有所不施”[95],是舟船赖以航行的必要的自然条件。因此,“夫七尺之桡而制船之左右者,以水为资”[96],人们应“各因所处”,有效利用各种河流资源,以此行舟而便利出行,达到“并得其宜,物便其所”[97]的现实目的。(www.chuimin.cn)
在《淮南子》看来,水不仅有交通之利,而且也有修道怡情之用。对统治者而言,“凿汙池之深,肆畛崖之远,来溪谷之流,饰曲岸之际,积牒旋石,以纯修碕,抑淢怒濑,以扬激波,曲拂邅回,以像湡浯,益树莲菱,以食鳖鱼,鸿鹄鹔鹴,稻粱饶余,龙舟鹢首,浮吹以娱,此遁于水也”[98],水成为其享乐纵情、逍遥度日的重要资源;对于圣人或得道者,一方面“处穷僻之乡,侧溪谷之间,隐于榛薄之中,环堵之室,茨之以生茅,蓬户瓮牖,揉桑为枢,上漏下湿,润浸北房,雪霜滖灖,浸潭苽蒋,逍遥于广泽之中,而仿洋于山峡之旁”[99],也怡情于河滨水畔,但另一方面,“入火不焦,入水不濡”[100],“神经于骊山、太行而不能难,入于四海九江而不能濡”[101],这也是其所追求的修行理想。
总之,在人、水关系上,《淮南子》强调“因”而治之,认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顺应“水之性”,能“以水为资”,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积极影响,形成水为人用、人水相谐的理想状态。应该说,这种在水思想上对“因”的重视,在《淮南子》而言,并非偶然。不论是庄子所言:“常因自然”[102],“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103],还是黄老帛书所论:“因天时”[104],“弗因则不成,弗养则不生”[105],“人自生之,天地刑之,圣人因而成之”[106],都深刻熏染到《淮南子》之“因”。正是基于这种理论承继,《淮南子》始终站在道家立场,坚持“因其自然而推之”,“因天地之自然”[107],“因物之所为”[108]的基本主张,并将其彰显于自己独特的水思想中。
有关道治天下 《淮南子》思想史论 下的文章
正是基于老、庄这种独特的水思想,对于水的认识,《淮南子》并未局限于其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层面,而是立足道家思想,主张法“水”,赋予“水”特殊的哲理内涵。其一,从哲学上看,《淮南子》承继老、庄思想,坚持大“道”如水的核心观点,并有所发挥。就此而言,在道家水思想的演变中,可谓老子开其源,庄子、《淮南子》承其流,共同促成道家重“道”贵“水”的历史传统。......
2023-11-16
05湿地保护人水和谐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山。全区现有湿地面积25.6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5%;有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4处,其中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处,自然保护区面积11.3万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44.8%,成为全国湿地保护和恢复面积明显增加的3个省区之一。......
2024-10-03
首先,《淮南子》认为,水的产生与阴、阳之气密不可分。从中可见,对水而言,《淮南子》有着具体而深入的自然认识,可谓熟知水“性”,而这也成为其思考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理论基础。......
2023-11-16
由此可见,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水能发挥积极而有益的作用。二则在社会发展中,严重的水患会给人类的生存带来极为剧烈的消极影响,破坏正常的农业生产秩序,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这种水患,在《淮南子》看来,虽然基于特定的战争目的,并非时常之举,但同样会对人们的现实生存产生显著的破坏性影响。总之,对于“水”的自然性与社会性,《淮南子》的认识具体而深刻。......
2023-11-16
鹿丹村居民饮用铁锈水一事,本报在6月18日就以《住宅水管不合格恶果堪忧》为题作了报道。这样,鹿丹村的24栋新建住宅中,此后验收的11幢住宅获得“抢救”,安的是符合国标的热镀锌管。这700多户居民何时才能不喝铁锈水?基础工作组负责人解释说,“这是一种试验”,想试验一下看改到什么部位才不出锈水,改造一幢要花多少钱等等。广大居民要求有关部门立即动手,尽快解决,而不要再坐而论道了。......
2023-12-06
有一天,一位年轻的女子抱着小婴儿来到店里,她想为孩子买点喝的。于是,她试探地问服务员:“你好,能给我一杯水吗?”那一天,年轻的女子带着婴儿到家后,就和邻居聊起了当天的事情。为了改善营业状况,速食店推出不少新措施:有奖就餐,套餐打折,赠送礼品……一杯水,竟然导致一家原本生意兴隆的店面最终关门,说来难以置信,但谁又能忽视一杯水的力量呢。看似不起眼的冷漠,也会伤害人心。......
2024-01-22
尤其是2014 年以来,随着河南、宁夏、江西、湖北、内蒙古、甘肃、广东7 省区水权试点工作的推进,水权改革向纵深发展。虽然不同经济发展区域水资源保有状况有差异,水权改革的内容和重点不一,但水权改革推进的个案和发展历程显示,水权确权是中国水权改革的基础要素。确认权利,实际是上确认享有权利的主体。权利虽然表明了一种资格、利益、行为的可能性,但权利的获得受制于义务履行的程度。......
2023-07-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