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淮南子》主张以《诗》《书》为本,善用六艺丰富学习方法

《淮南子》主张以《诗》《书》为本,善用六艺丰富学习方法

【摘要】:《淮南子》认为:“六艺异科而皆同道”,《诗》《书》《易》《春秋》等各有得失。在这些基本的学习内容中,又以《诗》《书》为要,因此《淮南子》反复强调:“藏《诗》《书》,修文学”[35],“诵先王之《诗》《书》,不若闻得其言”,“诵《诗》《书》者期于通道略物”,“以弋猎博弈之日诵《诗》读《书》,闻识必博矣”。

淮南子》认为:“六艺异科而皆同道”,《诗》《书》《易》《春秋》等各有得失。所谓:“温惠柔良者,《诗》之风也;淳庞敦厚者,《书》之教也;清明条达者,《易》之义也;恭俭尊让者,礼之为也;宽裕简易者,乐之化也;刺几辩义者,《春秋》之靡也。故《易》之失鬼,乐之失淫,《诗》之失愚,《书》之失拘,礼之失忮,《春秋》之失訾”[34],因此学习者应“兼用而财制之”,有所兼收并蓄,而非顾此失彼。在这些基本的学习内容中,又以《诗》《书》为要,因此《淮南子》反复强调:“藏《诗》《书》,修文学[35],“诵先王之《诗》《书》,不若闻得其言”,“诵《诗》《书》者期于通道略物”,“以弋猎博弈之日诵《诗》读《书》,闻识必博矣”。

《淮南子》还认为,一方面学习者应勤于学习,“今夫盲者,目不能别昼夜,分白黑。然而搏琴抚弦,参弹复徽,攫援摽拂,手若蔑蒙,不失一弦。使未尝鼓瑟者,虽有离朱之明,攫掇之捷,犹不能屈伸其指。何则?服习积贯之所致。故弓待檠而后能调,剑待砥而后能利”[36],“夫物常见则识之,尝为则能之”[37];另一方面,学习者也要善思多问,“人之所知者浅,而物变无穷,曩不知而今知之,非知益多也,问学之所加也”[38],“文王智而好问,故圣”,“巧者善度,知其善豫”[39]。在其看来,“孔子学鼓琴于师襄,而谕文王之志,见微以知明矣。延陵季子听鲁乐,而知殷、夏之风,论近以识远也”,因此学习者必须注重培养自身见微知明、论近识远的思考能力。(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