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山林资源的经济利用与现实生存的需求

山林资源的经济利用与现实生存的需求

【摘要】:如前所言,《淮南子》在“用林”上对山林资源的实际利用有所阐述,但是这种认识主要局限于日常生活的经济层面,更为关注民众的生存所需。由此可知,对山林资源的经济利用问题,《管子》比《淮南子》要认识的更为深刻丰富。

如前所言,《淮南子》在“用林”上对山林资源的实际利用有所阐述,但是这种认识主要局限于日常生活的经济层面,更为关注民众的生存所需。与《淮南子》相同,《管子》也很重视山林资源对民众生存生活的重要性,但与前者大为不同的是,《管子》对山林资源的实际利用,具有更为突出的国家经济意识,而且强调以“市场”为手段,充分转化山林资源,使其为国家谋利。《管子》认为,山林资源因为具有丰富的经济价值,故此必须由国家来掌控,“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69],“有莞蒲之壤,有竹箭檀柘之壤,有汜下渐泽之壤,有水潦鱼鳖之壤,今四壤之数,君皆善官而守之,则籍于财物,不籍于人亩”[70]。一方面,统治者可以以“租”代税,利用山林资源向民众谋利,“宫室械器,非山无所仰,然后君立三等之租于山,曰:‘握以下者为柴楂,把以上者为室奉,三围以上为棺椁之奉。柴楂之租若干,室奉之租若干,棺椁之租若干’”[71]。另一方面,统治者也能通过控制和运用山林资源,进一步影响国家经济的现实发展,“山林、廪械器之高下在上,春秋冬夏之轻重在上”[72]

换言之,统治者可以“采取国家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政策”,充分发挥山林资源的经济效用,通过调整林地的租额,林产品的价格、赋税以及山林开放的时禁限制等具体措施,“来平衡山林资源的消长和保持国家经济的稳定”[73]。《管子》认为统治者要善于借助“商人”的力量,使林业产品在市场中转化为经济效益,这样既能活跃社会经济的发展,又能为国家增加赋税收入,“然后移商人于国,非用人也。不择乡而处,不择君而使。出则从利,入则不守。国之山林也,则而利之。市尘之所及,二依其本”[74]。《管子》还从不同国家的现实特点出发,提出农业作物可以和木材加工品进行市场交换,实现互通有无,互补所需的经济发展,“有山处之国,有汜下多水之国,有山地分之国,有水泆之国,有漏壤之国”,而其中的“漏壤之国,谨下诸侯之五谷,与工雕文梓器,以下天下之五谷”[75]。由此可知,对山林资源的经济利用问题,《管子》比《淮南子》要认识的更为深刻丰富。(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