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淮南子与管子在山林资源管理中的长处

淮南子与管子在山林资源管理中的长处

【摘要】:与《淮南子》相比,《管子》在林业发展中更注重以“法”管“林”。《管子》在论及因确保矿产在内的山林资源不受破坏而“封山”时,甚至提出:“苟山之见荣者,谨封而为禁。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左足入,左足断;右足入,右足断”[63],要求统治者对犯法违禁者严加惩处。对政府机构、官员的林业管理作用,《管子》比《淮南子》提及更多,也更为突出。

淮南子》重视山林资源的管理,要求统治者能从治国的高度出发,对林业的现实发展进行具体规划,组织农业劳动者适宜的开展林木种植活动,丰富和满足后者的生存所需,“(人君者)教民养育六畜,以时种树,务修田畴,滋植桑麻,肥墝高下,各因其宜,丘陵阪险不生五谷者,以树竹木。春伐枯槁,夏取果蓏,秋畜疏食,冬伐薪蒸,以为民资”[57]。还特别主张统治者应以“阴阳”为“制度”,按照一年中的时节变化,合理安排林业的发展事宜,使农业劳动者适时栽种不同种类的林木,实现“养长化育,万物蕃昌,以成五谷,以实封疆”[58]的理想发展。而且,《淮南子》提出以“野虞”为主的基层农业官员,也必须积极介入和指导林业的发展和管理,“山林薮泽,有能取疏食、田猎禽兽者,野虞教导之”,“毋兴土功,毋伐大树。令野虞,行田原,劝农事。驱兽畜,勿令害谷”[59]

与《淮南子》相比,《管子》在林业发展中更注重以“法”管“林”。《管子》很强调林业发展的时节性,要求统治者严令禁止不以“时”取用山林资源的行为,认为:“薮泽以时禁发之”[60],“毋征薮泽,以时禁发之”[61],“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山林梁泽以时禁发,而不正也”[62],“出国衡,顺山林,禁民斩木”,明确将“春无杀伐,无割大陵,倮大衍,伐大木,斩大山”,视为“明主”所必行的“四禁”之一。《管子》在论及因确保矿产在内的山林资源不受破坏而“封山”时,甚至提出:“苟山之见荣者,谨封而为禁。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左足入,左足断;右足入,右足断”[63],要求统治者对犯法违禁者严加惩处。(www.chuimin.cn)

除严格法令外,《管子》还要求统治者制定相应的政策,以物质刺激为手段,鼓励农业劳动者积极从事林木种植,“民之能树蓺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民之通于蚕桑,使蚕不疾病者,皆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64]。对政府机构、官员的林业管理作用,《管子》比《淮南子》提及更多,也更为突出。“修火宪,敬山泽林薮积草。夫财之所出,以时禁发焉。使民足于宫室之用,薪蒸之所积,虞师之事也”[65],《管子》要求“虞师”严格管理林业发展事务,不仅要坚持“时”禁,而且要制定防火法令,确保林业发展的安全管理,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因为“山泽不救于火,草木不植成,国之贫也”。《管子》提出统治者应设立“三官之臣”,“市立三乡,工立三族,泽立三虞,山立三衡”[66],以此加强林业的现实管理。《管子》中还提到其他与林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职官,如管理伐木的“工尹”,“工尹伐材用,毋于三时,群材乃植,而造器定冬”[67],以及负责“决水潦,通沟渎,修障防,安水藏”的“司空”,负责“五谷桑麻,皆安其处”的“由田”(即司田),负责“观树蓺,简六畜”的“乡师”和负责“刻镂文采”的“工师”[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