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淮南子》林业思想的自然性-顺天植林与木性为重

《淮南子》林业思想的自然性-顺天植林与木性为重

【摘要】:从黄老道家出发,《淮南子》在思想上主张:“法修自然,己无所与”[37],“天下之事,不可为也,因其自然而推之”,“万物固以自然,圣人又何事焉”[38],将“自然”视为林业发展的根本原则,认为人们在实践中应“晓自然以为智”[39],最大程度上促进“木性”的自然实现,而非相反。基于此,《淮南子》强调林木生长必须“顺天”而行,能合乎自然时节与规律。

从黄老道家出发,《淮南子》在思想上主张:“法修自然,己无所与”[37],“天下之事,不可为也,因其自然而推之”,“万物固以自然,圣人又何事焉”[38],将“自然”视为林业发展的根本原则,认为人们在实践中应“晓自然以为智”[39],最大程度上促进“木性”的自然实现,而非相反。基于此,《淮南子》强调林木生长必须“顺天”而行,能合乎自然时节与规律。《淮南子》认为:“天设日月,列星辰,调阴阳,张四时,日以暴之,夜以息之,风以干之,雨露以濡之。其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物长;其杀物也,莫见其所丧而物亡”[40],这对于林木的自然生长,也是如此。“举事而不顺天者,逆其生者也”[41],在林业的现实发展中,人们需要对此有所深刻认识,因为一切的林木,不论种类属性、生长规律如何,其存在的外部环境都是自然的天地,所以人们在林业实践中,只有顺应“天地之道”,才能推动现实林业的良好发展。《淮南子》认为:“今夫徙树者,失其阴阳之性,则莫不枯槁。故橘树之江北,则化而为枳”,因此林木种植必须遵循“形性不可易,势居不可移也”[42]的客观规律,在实践中“顺天”以治林。这就需要人们既对林木生长的自然条件(土壤、水源等)深入认识,也需对林木生长的自然时节合理掌握,能在实践中具体对待不同种类的林木(杏树、李树桃树枣树、槐树和橘树等),从各个方面确保林业发展顺应“阴阳之性”,由此促使“木之性”的实现和确保。(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