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淮南子》与《管子》:天地人三要素的有机结合与农业生态化发展

《淮南子》与《管子》:天地人三要素的有机结合与农业生态化发展

【摘要】:在《管子》看来,人类的农业生产并非单向度的劳动实践,而是需要充分考量各种自然生态条件,不论是天时,抑或地利,都需合乎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应取之有度,而非竭泽而渔。应该说,《管子》这种“三度”农业生态观,对《淮南子》有着显著影响。正是基于对“管子之书”的政治敬意和深刻认识,《淮南子》充分承继前者的农业生态思想,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立足于黄老道家,进行历史的融会和发展。

《管子》所言“上度之天祥,下度之地宜,中度之人顺”的“三度”农业生态观,虽然在先秦时期并非独创之见,但却是先秦农业思想史上十分重要的历史组成,作为齐文化的代表性论著,在相当程度上深刻反映出东方国家具有的农业生态意识,而其中所彰显“天人和谐”的核心理念也是秦汉时期传统农业发展的主流思想,成为日后《淮南子》得以借鉴和承继的历史资源。在《管子》看来,人类的农业生产并非单向度的劳动实践,而是需要充分考量各种自然生态条件,不论是天时,抑或地利,都需合乎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应取之有度,而非竭泽而渔。因此,《管子》一方面主张“重农”、力农,强调人类应合乎规律地发挥主体作用,开发自然资源,推动农、林、牧、渔等多种农业经济协调发展,从而解决民众的生存所需,实现国家富强;但另一方面,《管子》也明确认为,人类的农业活动应该坚持“禁发必有时”[74],“以时禁发焉”[75]的基本原则,甚至统治者还应设立专门职官来确保“四禁”政策的贯彻实施,防止农业生产走向过度消耗、破坏生态的歧途。应该说,《管子》这种“三度”农业生态观,对《淮南子》有着显著影响。《淮南子》在农业发展上始终强调“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权自然之势”[76],认为统治者应该“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统筹农业经济的现实发展,促使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相协调,“原蚕一岁再收,非不利也,然而王法禁之者,为其残桑也。离先稻熟,而农夫耨之,不以小利伤大获也”[77],“草木未落,斤斧不得入山林昆虫未蛰,不得以火烧田”,“先王之法,畋不掩群,不取麛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78]。《淮南子》认为,这种“因天地之自然”,“因资而立功”[79]的农业发展,有利于人类劳动与自然生态相融合,最终能“以为民资”[80],根本上实现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农业理想。

总之,作为先秦时期的重要论著,《管子》农业思想具有丰富的生态意蕴,其强调天、地、人相和谐的“三度”农业生态观堪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思想史的杰出代表,对西汉前期产生的《淮南子》影响深远。正是基于对“管子之书”的政治敬意和深刻认识,《淮南子》充分承继前者的农业生态思想,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立足于黄老道家,进行历史的融会和发展。(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