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淮南子:秦始皇对民生无视,严重影响人民生存与发展

淮南子:秦始皇对民生无视,严重影响人民生存与发展

【摘要】:但秦始皇的治国实践却并非如此。“秦王之时,或人葅子,利不足也”[10],《淮南子》认为,始皇统治期间,好大喜功,穷兵黩武,非但无法实现“物丰则欲省,求澹则争止”的社会发展,反而造成“或人葅子”的消极结果,这只能是“上好取而无量,下贪狼而无让,民贫苦而仇争,事力劳而无功,智诈萌兴,盗贼滋彰,上下相怨,号令不行”的“末世之政”。

“夫民有余即让,不足则争,让则礼义生,争则暴乱起”,在《淮南子》看来,统治者只有积极发展社会经济,满足普通民众的生存需求,才能促其走向“礼义”之治,而非陷于“暴乱”之中,“故世治则小人守政而利不能诱也,世乱则君子为奸而法弗能禁也”[9]。但秦始皇的治国实践却并非如此。“秦王之时,或人葅子,利不足也”[10],《淮南子》认为,始皇统治期间,好大喜功,穷兵黩武,非但无法实现“物丰则欲省,求澹则争止”的社会发展,反而造成“或人葅子”的消极结果,这只能是“上好取而无量,下贪狼而无让,民贫苦而仇争,事力劳而无功,智诈萌兴,盗贼滋彰,上下相怨,号令不行”的“末世之政”。[11]事实上,始皇时期的这种虐民之政,不仅流毒其后,而且愈发剧烈。秦二世胡亥即位后,更是只知“纵耳目之欲,穷侈靡之变,不顾百姓之饥寒穷匮也。兴万乘之驾,而作阿房之宫,发闾左之戍,收太半之赋,百姓之随逮肆刑挽辂首路死者,一旦不知千万之数”,以致“天下敖然若焦热,倾然若苦烈,上下不相宁,吏民不相憀”,[12]终使秦王朝陷于土崩。对《淮南子》所言,汉代思想家也深有认同:“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澹其欲也。海内愁怨,遂用溃畔”[13],痛切批判秦始皇,斥责其使“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14]的暴虐之政。(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