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孔子似乎是一个宿命论者。其实,孔子并不相信命运,他说:“为仁由己。”他认为命运是没有的,时机往往决定人的一生。《韩诗外传》云:孔子困于陈、蔡之间,即三经之席,七日不食,藜羹不糁,弟子有饥色,读书习礼乐不休。可见,孔子不信命运,而信时机。所以他一直等待时机,希望有机会实现他公天下的梦想。......
2023-11-16
孔子乐山乐水,见山就登,遇水必观。
孔子常常带弟子们到山上或河边上课,以天地为课堂,并以山水为教材,教育弟子。
《说苑·杂言》云:
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绰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贞;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主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观焉尔也。”……夫仁者何以乐山也?夫山,万民之所观仰。草木生焉,众物立焉,飞禽萃焉,走兽休焉,宝藏殖焉,奇夫息焉,育群物而不倦焉,四方并取而不限焉。出云风,通气于天地之间,国家以成。是仁者之所以乐山也。
《春秋繁露·山川颂篇》云:
孔子曰:“山川神祇立,宝藏殖,器用资,曲直合,大者可以为宫室台榭,小者可以为舟舆浮滠。大者无不中,小者无不入,折斧则斫,折镰则艾。生人立,禽兽伏,死人入,多其功而不言,是以君子取譬也。”
孔子以水教育子路。《孔子家语·三恕》云:(www.chuimin.cn)
子路盛服见于孔子。子曰:“由,是倨倨者,何也?夫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及其至于江津,不舫舟,不避风,则不可以涉。非唯下流水多耶。今尔衣服既盛,颜色充盈,天下且孰肯以非告汝乎?”子路趋而出,改服而入,盖自若也。子曰:“由,志之!吾告汝:奋于言者华,奋于行者伐,夫色智而有能者,小人也。故君子知之曰知,言之要也;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智,行至则仁。既仁且智,恶不足哉?”
《孔丛子·论书》云:
子张曰:“仁者何乐于山?”孔子曰:“夫山者岿然高。”子张曰:“高则何乐尔?”孔子曰:“夫山,草木植焉,鸟兽蕃焉,财用出焉,直而无私焉,四方皆伐焉。直而无私,兴吐风云,以通乎天地之间,阴阳和合,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咸飨,此仁者之所以乐乎山也。”
《论语·乡党》云: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这段话说的是孔子走在山路上,看见一群雉鸡在飞翔,他脸色一动,雉鸡飞上了天空,盘旋了一阵,又落到了山梁上。孔子说:“山梁上的雌雉,得时呀!得时呀!”子路向它们拱拱手,雉鸡又飞走了。这么生动的情景说明孔子多么希望自己能像雉鸡那样得时自由飞翔啊!
有关孔子与《论语》的文章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孔子似乎是一个宿命论者。其实,孔子并不相信命运,他说:“为仁由己。”他认为命运是没有的,时机往往决定人的一生。《韩诗外传》云:孔子困于陈、蔡之间,即三经之席,七日不食,藜羹不糁,弟子有饥色,读书习礼乐不休。可见,孔子不信命运,而信时机。所以他一直等待时机,希望有机会实现他公天下的梦想。......
2023-11-16
孔子以道德为标准将人分为君子与小人。[译文]孔子说:“君子向上,以求通达仁义;小人向下,追求财利。”[译文]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做好事,不帮助别人干坏事。小人与此相反。”[译文]孔子说:“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苛求别人。”......
2023-11-16
我们要知道,同一篇课文,分布在不同的单元里,其教学目标的设置是有很大差别的。根据教学目标,才能确定教学内容。《再别康桥》这一课放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和放在语文九年级下册,其单元的目标要求就相差很多。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单元提示,根据单元提示的重点和方向确定教学目标,有了教学目标之后教学内容的确定就有所依循了。......
2023-07-30
阅读赏析《学而篇》是《论语》的第一篇。《学而篇》共16章,涉及非常广泛,其中主要讲述了君子应该具有的品行,并对孔子的理念,如为学、孝悌等进行了概述,由浅入深,起到了引导初学者入门的作用。......
2023-11-22
孔子大力提倡孝敬父母。孔子认为孝敬父母要在父母活着时事之以礼,死时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强调孝敬父母不仅要在物质上尽孝,更要在精神上尽孝,对父母要和颜悦色。要求子女对父母始终保持和颜悦色,是孔子对老年人做出的最大贡献之一。孔子说,侍奉父母,对父母的过失要劝阻,劝阻不听,也要恭恭敬敬。孔子严厉批评过他。孔子用丘吾子投水自尽的故事教育弟子孝敬父母。孔子目睹这件事,要求弟子们引以为戒,父母在,不远游。......
2023-11-16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提出了“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响亮口号。“以学论教”的评价观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以学论教”评价观认为,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应以学生的参与度为保证,学生没有参与或参与度不够,都算不上主体。只有坚持“以学论教”的评价观念,才能正确实施课堂教学评价,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023-08-15
孔子的弟子对孔子敬爱备至,对孔子评价很高。《论语·子罕》云:“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听到有人诽谤孔子,弟子们就奋起反击。......
2023-11-16
孔子的先祖乃宋国贵族、殷王室后裔。《论语》在汉代有三种不同的本子,即《鲁论》《齐论》《古论》。此外,孙钦善的《论语本解》和李零的《丧家狗:我读论语》也都是比较好的注本。《论语》体现的核心思想是孔子所提倡的“仁”,即“忠恕”,《里仁》讲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的一些教学思想,对今人来说,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2023-08-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