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孔子救鲁:爱国主义的榜样

孔子救鲁:爱国主义的榜样

【摘要】:孔子离开鲁国,过了长达十四年的颠沛流离的艰险生活,但他一直心系鲁国,时刻关心鲁国的安危。孔子策划了一个救鲁计划,派子贡去执行。子贡遂北见晋君,令承其弊。历来人们只道西施灭吴,却不知吴国的灭亡乃是孔子为救鲁而精心策划的连环计,以及他以口才闻名于世的弟子子贡成功执行了连环计的结果。孔子设计救鲁,充分展现了孔子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为后人树立了爱国主义的榜样。

孔子离开鲁国,过了长达十四年的颠沛流离的艰险生活,但他一直心系鲁国,时刻关心鲁国的安危。他在卫国听说齐国要攻鲁国,就召集弟子们一起商量。他说:“鲁,父母之国,不可不救,不忍视其受敌。今吾欲屈节于田常以救鲁。”孔子策划了一个救鲁计划,派子贡去执行。子贡先到齐国,劝说田常不要攻鲁,转攻吴国;再到吴国,劝说吴王夫差救鲁伐齐;又到越国,劝说勾践乘吴国伐齐袭击吴国;子贡又北到晋国,劝说晋君在吴国困惫时制服吴国。结果,吴国大败齐军,乱了齐国。越国袭击吴国,灭了吴国,称霸。《孔子家语·屈节》云:

孔子在卫,闻齐国田常将欲为乱,而惮鲍、晏,因欲移其兵以伐鲁。孔子会诸弟子而告之曰:“鲁,父母之国,不可不救,不忍视其受敌。今吾欲屈节于田常以救鲁,二三子谁为使?”于是子路曰:“请往齐。”孔子弗许。子张请往,又弗许。子石请往,又弗许。三子退,谓子贡曰:“今夫子欲屈节以救父母之国,吾三人请使而不获往。此则吾子用辩之时也,吾子盍请行焉?”子贡请使,夫子许之。

遂如齐,说田常曰:“今子欲收功于鲁,实难,不若移兵于吴,则易。”田常不悦。子贡曰:“夫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吾闻子三封而三不成,是则大臣不听令。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而子之功不与焉,则交日疏于主,而与大臣争。如此,则子之位危矣。”田常曰:“善!然兵甲已加鲁矣,不可更,如何?”子贡曰:“缓师,吾请于吴,令救鲁而伐齐,子因以兵迎之。”田常许诺。

子贡遂南,说吴王曰:“王者不灭国,霸者无强敌。千钧之重,加铢两而移。今以齐国而私千乘之鲁,与吴争强,甚为王患之。且夫救鲁以显名,以抚泗上诸侯,诛暴齐以服晋,利莫大焉。名存亡鲁,实困强齐,知者不疑。”吴王曰:“善!然吴尝困越,越王今苦身养士,有报吴之心。子待我先越,然后乃可。”子贡曰:“越之劲不过鲁,吴之强不过齐,而王置齐而伐越,则齐必私鲁矣。王方以存亡继绝之名,弃齐而伐小越,非勇也。勇者不避难,仁者不穷约,智者不失时,义者不绝世。今存越,示天下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霸业盛矣。且王必恶越,臣请见越君,令出兵以从,此则实害越而名从诸侯以伐齐。”吴王悦,乃遣子贡之越。

越王郊迎,而自为子贡御,曰:“此蛮夷之国,大夫何足俨然辱而临之?”子贡曰:“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心畏越,曰:‘待我伐越而后可。’则破越必矣。且无报人之志而令人疑之,拙矣;有报人之意而使人知之,殆矣;事未发而先闻者,危矣。三者,举事之大患矣。”勾践顿首曰:“孤尝不料力而兴吴难,受困会稽,痛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徒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今大夫幸告以利害。”子贡曰:“吴王为人猛暴,群臣不堪,国家疲弊,百姓怨上,大臣内变,申胥以谏死,太宰嚭用事,此则报吴之时也。王诚能发卒佐之,以邀射其志,而重宝以悦其心,卑辞以尊其礼,则其伐齐必矣。此圣人所谓屈节求其达者也。彼战不胜,王之福;若胜,则必以兵临晋。臣还北请见晋君共攻之,其弱吴必矣。锐兵尽于齐,重甲困于晋,而王制其弊焉。”越王顿首许诺。(www.chuimin.cn)

子贡返五日,越使大夫文种顿首言于吴王曰:“越悉境内之士三千人以事吴。”吴王告子贡曰:“越王欲身从寡人,可乎?”子贡曰:“悉人之众,又从其君,非义也。”吴王乃受越王卒,谢留勾践。遂自发国内之兵以伐齐,败之。子贡遂北见晋君,令承其弊。吴、晋遂遇于黄池。越王袭吴之国,吴王归与越战,灭焉。

孔子曰:“夫其乱齐存鲁,吾之始愿。若能强晋以弊吴,使吴亡而越霸者,赐之说之也。美言伤信,慎言哉!”

历来人们只道西施灭吴,却不知吴国的灭亡乃是孔子为救鲁而精心策划的连环计,以及他以口才闻名于世的弟子子贡成功执行了连环计的结果。

孔子设计救鲁,充分展现了孔子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为后人树立了爱国主义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