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孔子是中国春秋时期的教育家,《论语》解析

孔子是中国春秋时期的教育家,《论语》解析

【摘要】: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好老师。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有教无类的人。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对平民来说是天大的福音,对统治阶级则是一次大挑战。孔子要求弟子慎重对待斋戒、战争、疾病。孔子诲人不倦,同时学而不厌,这是十分可贵的。孔子认为做老师的要与时俱进,温习旧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好老师。他有弟子三千人,其中身通六艺的就有七十二人。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有教无类的人。他认为人性是相近的,在教育面前,不分高低贵贱,一律平等。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对平民来说是天大的福音,对统治阶级则是一次大挑战。

孔子注重从学问、行为、忠恕、信义四个方面教育弟子,《论语·述而》云:“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要求弟子杜绝四种毛病,《论语·子罕》云:“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不主观臆测,不武断,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

孔子要求弟子慎重对待斋戒、战争、疾病。《论语·述而》:“子之所慎:齐,战,疾。”

孔子上课,不仅要弟子听得明白,而且要求弟子做到举一反三。《论语·述而》云:“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种教学法是很值得今天所有老师学习的。

孔子教育弟子首先要学会做人。《论语·学而》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教育弟子做人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仁爱。《论语·里仁》云:“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孔子强调仁比生命还重要。《论语·卫灵公》云:“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www.chuimin.cn)

孔子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和勉励弟子,《论语·为政》云:“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教诲弟子要实事求是。《论语·为政》云:“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白天时间学习。宰予白天睡觉,孔子就严厉批评了他。《论语·公冶长》云:“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真是恨铁不成钢!

《论语·述而》云:“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诲人不倦,是孔子崇高师德的重要表现。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师说》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而孔子所做的远远超过了传道、受业、解惑。《论语·子罕》曰:“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这是孔子的得意弟子颜渊对孔子的最好评价。

孔子诲人不倦,同时学而不厌,这是十分可贵的。《论语·述而》云:“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师说》云:“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宏、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郯子是郯国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过上古以鸟名作为官职的事情;苌弘是周敬王时的大夫,孔子向他学过音乐;师襄是鲁国的乐官,孔子曾向他学过琴;老聃是道教的创始人,孔子向他学过周礼

孔子认为做老师的要与时俱进,温习旧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论语·为政》 云:“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