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孔子似乎是一个宿命论者。其实,孔子并不相信命运,他说:“为仁由己。”他认为命运是没有的,时机往往决定人的一生。《韩诗外传》云:孔子困于陈、蔡之间,即三经之席,七日不食,藜羹不糁,弟子有饥色,读书习礼乐不休。可见,孔子不信命运,而信时机。所以他一直等待时机,希望有机会实现他公天下的梦想。......
2023-11-16
孔子是春秋时期杰出的音乐家,他生于礼乐之邦鲁国,从小受到礼乐的熏陶。他少贫且贱,当过吹鼓手,接触到了民间音乐。后来他又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不仅通晓音律,作乐谱曲,能歌善舞,而且知音知乐,是位有卓越见解的音乐理论家。
孔子教乐,将乐放在六艺的第二位。而且持之以恒,即使在陈、蔡之间被困,断粮七日,仍弦歌不辍。
孔子晚年结束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颠沛流离生活,回到鲁国后,整理了古代的音乐文化遗产。删《诗》是孔子正乐的主要贡献。《史记·孔子世家》云:
孔子语鲁大师:“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纵之纯如,皦如,绎如也,以成。”“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孔子充分肯定音乐的社会功能。他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他的弟子子游当武城宰时就这样做了。子游以礼乐教人,邑人皆弦歌。《论语·阳货》云: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www.chuimin.cn)
孔子通晓乐史。《吕氏春秋·察传》云: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孔子还是一位音乐鉴赏家。《孔子家语·辨乐》云:
孔子学琴于师襄子。襄子曰:“吾虽以击磬为官,然能于琴。今子于琴已习,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孔子有所缪然思焉,有所睪然高望而远眺,曰:“丘迨得其为人矣。黮而黑,颀然长,旷如望羊,奄有四方,非文王其孰能为此?”师襄子避席叶拱而对曰:“君子圣人也,其传曰《文王操》。”
有关孔子与《论语》的文章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孔子似乎是一个宿命论者。其实,孔子并不相信命运,他说:“为仁由己。”他认为命运是没有的,时机往往决定人的一生。《韩诗外传》云:孔子困于陈、蔡之间,即三经之席,七日不食,藜羹不糁,弟子有饥色,读书习礼乐不休。可见,孔子不信命运,而信时机。所以他一直等待时机,希望有机会实现他公天下的梦想。......
2023-11-16
孔子的弟子对孔子敬爱备至,对孔子评价很高。《论语·子罕》云:“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听到有人诽谤孔子,弟子们就奋起反击。......
2023-11-16
孔子对颜回的评价颇高,同时,也对其英年早逝十分叹惜。颜渊死了,孔子哭得十分伤心。孔子对冉求为季氏搜刮民财一事十分生气,并号召大家去声讨他,愤慨之情可见一斑。......
2023-10-21
孔子以道德为标准将人分为君子与小人。[译文]孔子说:“君子向上,以求通达仁义;小人向下,追求财利。”[译文]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做好事,不帮助别人干坏事。小人与此相反。”[译文]孔子说:“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苛求别人。”......
2023-11-16
孔子乐山乐水,见山就登,遇水必观。孔子常常带弟子们到山上或河边上课,以天地为课堂,并以山水为教材,教育弟子。《孔丛子·论书》云:子张曰:“仁者何乐于山?”这段话说的是孔子走在山路上,看见一群雉鸡在飞翔,他脸色一动,雉鸡飞上了天空,盘旋了一阵,又落到了山梁上。......
2023-11-16
《论语》是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其言论,编成《论语》一书,共20篇,计492节,合计12700字。《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孔子主张"仁",在《论语》中有多重涵义。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间互相问对、讨论的情况。......
2023-12-03
孔子评点历史人物,一丝不苟。《论语·公冶长》云:“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论语·卫灵公》云:“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尧欲让位于许由,许由逃到箕下,农耕而食。......
2023-11-16
孔子大力提倡孝敬父母。孔子认为孝敬父母要在父母活着时事之以礼,死时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强调孝敬父母不仅要在物质上尽孝,更要在精神上尽孝,对父母要和颜悦色。要求子女对父母始终保持和颜悦色,是孔子对老年人做出的最大贡献之一。孔子说,侍奉父母,对父母的过失要劝阻,劝阻不听,也要恭恭敬敬。孔子严厉批评过他。孔子用丘吾子投水自尽的故事教育弟子孝敬父母。孔子目睹这件事,要求弟子们引以为戒,父母在,不远游。......
2023-11-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