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中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现代教育技术中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摘要】: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主张通过强化和模仿来形成和改变行为。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环境和条件,就如刺激和强化,是学习的两个重要因素,学习等同于行为的结果。斯金纳认为强化是塑造行为和保持行为强度所不可缺少的关键,也是用来控制学习的根本手段。然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研究中只强调行为不考虑人们的意识问题,把人的所有思维都看作是由“刺激—反应”间的联结形成的。

在20世纪的前半个世纪,占主导地位的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斯金纳,他认为行为是人类生活的一个基本方面,并一直以行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他继承和发展了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刺激—反应—强化”的学习模式,创立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强化理论,并把它们应用于人类学习的研究。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主张通过强化和模仿来形成和改变行为。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环境和条件,就如刺激和强化,是学习的两个重要因素,学习等同于行为的结果。

斯金纳提出的学习模式对人的学习活动的启示作用是:学习者要想获得有效的学习效果,就必须及时给予适当的“强化”,为了实现这种强化,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效果,正确的学习行为得到肯定,错误的学习行为得到纠正。根据这一模式,斯金纳进而提出了程序教学理论,总结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如小步子教学原则、强化学习原则、及时反馈原则等。

斯金纳认为强化是塑造行为和保持行为强度所不可缺少的关键,也是用来控制学习的根本手段。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过程如下:

反应+强化→增强反应

反应+无强化→减弱反应

反应+惩罚→压抑反应

斯金纳认为,成功的教学与训练之关键是分析强化效果。基于这一观点,他又提出了程序教学法,并据此研制了教学机器。程序教学法又称“小步子教学法”,这种教学法的基本思想是:(www.chuimin.cn)

(1)把教学内容分成具有逻辑联系的小步子。

(2)要求学生做出积极反应。

(3)对学生的反应要做出及时的反馈和强化。

(4)学生在学习中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步调和学习进度。

(5)要求学生尽可能地做出正确的反应,使错误率降低到最小。

斯金纳的这种程序教学原理已广泛运用于当今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在于:通过多种教学媒体为学生提供引起必要反应和形成强化刺激的材料及条件,以引起学生的多种反应,使学生建立起刺激与反应间的牢固联结,并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和发散思维。

然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研究中只强调行为不考虑人们的意识问题,把人的所有思维都看作是由“刺激—反应”间的联结形成的。由此引起了认知主义理论学派的不满,从而导致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