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通过教研激发内驱力,共同成长

通过教研激发内驱力,共同成长

【摘要】:改变长期习惯性的教学状态需要极大的感召力,大多数学校、教师希望看到可操作案例,需要被感染、被激励,从而产生行动力。各种课型的课外阅读指导课让老师们看到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办法,体会到课外阅读课的魅力,以此形成感召力,召唤着更多的老师自觉自愿地投入到推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活动中去。片段一:2016年4月8日上午,武宁县小学语文教师齐聚武宁二小,进行课外阅读指导课研讨活动。

改变长期习惯性的教学状态需要极大的感召力,大多数学校、教师希望看到可操作案例,需要被感染、被激励,从而产生行动力。

1.让教师看到高效的常态课

如果像过去一样课内阅读教学的指导思想不变,教学只是盯住几篇课文不放,继续进行烦琐分析、大量提问、机械练习,那么课外阅读就不会有地位,不会有时间,推进课外阅读就只能停留在口号上。因此,推进课外阅读要先从课内提效入手。改革阅读教学的方法、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加强课外阅读的前提。

在“行动计划”中,我们明确要求,课内阅读教学“一定要从烦琐的形式主义教学中解放出来”,教课文要力求突出重点,简洁明了。2012年,我们组织专题研讨活动:一篇课文两课时完成。在研讨课上,老师用两个课时完成全部教学任务,减轻学生课后的负担,让学生有余力阅读。乡镇、县直各学校不断研究“一篇课文两课时”的教学策略,不断展示研究案例,有效促进课堂提效。县教研室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研究,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地突破。2013年,我们提出“落实年段目标”的研究。2014年,我们提出“精选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的主张。2015年,我们继续研究突出教学重点的策略,即“培养预习习惯,精简教学环节”。几年来,我们始终围绕“课内阅读提效”这个主题,持续研究了3年,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这样长期坚持摸索研究逐步提升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武宁县黄芳老师在全国“一师一优课”评比中获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邹如俊老师、陈立丽老师在全市语文教师素养第一届、第二届大赛中均获得特等奖。她们的课都是按常态课的目标和思路设计的。

2.让教师感受名师指导学生共读的畅快感

课外阅读指导课是全新的课型,要上什么,怎么上,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我县组织各校骨干教师观摩九江市教科所组织的课外阅读研讨课,有九江小学的低段绘本教学,长虹小学的中段合作思考阅读教学,双峰小学的高段群文阅读教学。各种课型的课外阅读指导课让老师们看到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办法,体会到课外阅读课的魅力,以此形成感召力,召唤着更多的老师自觉自愿地投入到推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活动中去。

3.让乡镇及县直学校看到同类学校推进阅读的成果(www.chuimin.cn)

有这样一个说法:“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是的,有一个重视学生阅读的校长就有一座书香校园。沉在学校千头万绪工作中的校长们也需要被感召。于是,我们每学期安排两个片区学校、县直学校层面的阅读推进现场会,邀请校长或分管校长到现场参加活动。

撷取两个活动片段吧。

片段一:2016年4月8日上午,武宁县小学语文教师齐聚武宁二小,进行课外阅读指导课研讨活动。武宁二小三位教师执教了低、中、高三个学段的课外阅读指导课,让大家了解了二小在推进课外阅读教学方面的积极行动。

片段二:武宁县西片区小学于2016年4月19日开展了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专题教研活动。

来自本片区乡镇小学的六位语文老师进行了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说课比赛,老师们各自围绕“课外阅读指导”这一主题,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用不同的方法切入教学内容,进行阅读指导。本次教研活动还安排了课外阅读指导研讨课,课堂上老师让学生学会如何了解一本书的相关信息,怎样对书籍中的文章展开浏览、跳读、猜读、赏读;指导学生结合有关片段,概括人物性格特点,师生合作,表演朗读文章片段……参加活动的老师们进行了互动交流。此次活动的开展,拉开了西片区小学“创建书香校园”工作的序幕,引领该片区小学学生迈入一个书香世界,享受读书的乐趣与幸福。

另外,我们县教研室每月编辑《武宁教研》展示了各校推进活动过程及特色,让乡镇及县直学校看到同类学校推进阅读的成果,感受着充满活力的校园、课堂、教师、学生,有谁不怦然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