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是科教兴国的必由之路,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发展科技、培养人才的基础,是学校发展的活力源泉,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教研员在与教师交流和研讨的过程中,应对一些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整合,将其列为学校教研课题,指导教师开展研究。融入这场盛宴的丰富多彩的各级教研活动,不只是教师的精彩演绎,更有各级领导、教研员的智慧奉献。只有多关注教研的未来发展,教研事业才能更加繁荣。......
2023-11-16
在笔者接触到的一些学校的“教研活动”中,他们给人的印象是:开课静悄悄,评课闹哄哄,实际上教者只为了应付学校的要求而已;评课老师课外乱扯,显然教研后往往也不见有什么成效。作为教研组长,不能施加太大的压力,那些新教师们,还不大明白,就要他们开课简直是难上加难了,如果再加上强逼,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大量的事实表明,新教师要提高教研水平,成为学习上的强者,首先要自信,不要保留自己的见解,不应对他人想法全盘肯定,要学会否定,要相信自己拥有年长教师所没有的见解。
每一次公开教学,教案在分析中明晰,思想在交流中碰撞,理念在讨论中升华。从而历经一次次凤凰涅槃,历经一次次痛苦的放下,得到一次次快乐的提升,使一节节公开课如同一朵朵美丽的花绽放。有时有大型出课任务,我连节假日也顾不上歇息,但工作再苦再累,我也心甘情愿。因为我得到了成长,觉得自身的价值也得到了实现,所以,苦中有甜,累中有乐!我越来越觉得,在科研中工作是美丽的,是教育改革给了我力量,是教育科研引领我走向人生的另一个境界。我把学习、思考、实践当作生活的重要部分,天天在感受着自己的进步,时时在享受着成功的喜悦。我时时在想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科研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科研部门的科学引领,为学校的发展、教师的成长营造了和谐的教育科研氛围,正是有了这样的环境,我才有了今天的成长。
教育科研工作无止境,在教育科研这条幸福路上,唯有播种,才有收获;唯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才有不断的成长。
作者简介:(www.chuimin.cn)
游秀男,1992年生,女,二级教师,任教于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实验小学,主要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
邮编:344400 联系电话:13340199924
电子信箱:525830063@qq.com
有关教研的力量 我与教研共成长的文章
教育创新是科教兴国的必由之路,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发展科技、培养人才的基础,是学校发展的活力源泉,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教研员在与教师交流和研讨的过程中,应对一些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整合,将其列为学校教研课题,指导教师开展研究。融入这场盛宴的丰富多彩的各级教研活动,不只是教师的精彩演绎,更有各级领导、教研员的智慧奉献。只有多关注教研的未来发展,教研事业才能更加繁荣。......
2023-11-16
正是这次培训,颠覆了我的观念,当时的想法是要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课堂,摆脱传统的樊篱进行教学改革,变成“新教师”。组建小组、培训组长、建立评价体系、编写导学案等一系列的课改行动紧锣密鼓地进行。或许这就是我对什么是“新教师”的最好的诠释和实践的总结。为此,我把“信仰学生”视为课改的终极目标,在高效课堂上竭力践行。“信仰学生”就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2023-11-16
二十七年的讲台生涯,六年的教研员经历,让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真情执着融入讲台,小小讲台情意无限;教师通古博今厚重讲台,小小讲台包蕴天下;教师依道而行耕耘讲台,小小讲台点燃梦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这里悄然落实,润物无声高飞远。实践,研究;研究,实践,发现规律正确行。倾情讲台,研教结合两翼飞;知行妙合,循道而行腾飞远。......
2023-11-16
近年来,我利用省教研室这个平台大力开展通用技术学科的教研活动,同时积极选派老师参加全国相关的学习和培训活动。期盼着通用技术课早日达到其预期目的,我省乃至全国新课程实验早日取得突破性成效,中国的孩子们在创造力方面营养不良的状况得到尽快改善。......
2023-11-16
今后,在教学研究的道路上,我将不断浇灌,继续收获教研“花”开的芬芳。作者简介:熊晶晶,1982年生,女,就职于江西省九江实验中学,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初中数学教育研究。......
2023-11-16
教研是教学之灵魂。1991年7月大学毕业,我被分配到湘东的一所山区中学任教初中物理,第一节课是《引言》,围绕引言怎么讲,我翻阅了很多参考书,请教了几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物理老师,当时由于实验器材的缺乏,有的教师不讲《引言》。《引言》课的实验对一个刚开始学物理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引言》课上得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可以说,教研的最高境界就是实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2023-11-16
回顾几年来“三优工程”教研工作的探索实践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只要教师群体动起来,教师素质就会高起来,教学质量就能好起来!我们将牢记“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素质为基;素质大计,教研为根;根基不牢,地动山摇”,继续直面实际,探索优化“三优工程”教研工作方法,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做好教研该做的每一件事!......
2023-11-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