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年的讲台生涯,六年的教研员经历,让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真情执着融入讲台,小小讲台情意无限;教师通古博今厚重讲台,小小讲台包蕴天下;教师依道而行耕耘讲台,小小讲台点燃梦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这里悄然落实,润物无声高飞远。实践,研究;研究,实践,发现规律正确行。倾情讲台,研教结合两翼飞;知行妙合,循道而行腾飞远。......
2023-11-16
“顺应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和破解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难题,都需要教研工作的重点转向研究人,即对教育过程的教师和学生(特别是学生)的研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求我们全体老师必须重视研究学生,必须把重视对学生的研究看成教学研究的真正核心。教师为什么要重视研究学生?因为不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新课程的有效实施,都依赖于对学生学习的理解,学生研究是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根。教师工作的独特性就在于他的对象不是物,而是有头脑、有个性的青少年学生。因此,教师不仅应当具备广博的知识,而且必须研究学生。只有具备了优越的主观条件,又熟悉客观对象,才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反之,如果不去研究学生,不了解学生的情况和他们的要求,那么,教学工作就必然会带上浓厚的主观随意性,其结果势必造成工作的失误而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要研究好学生,我认为必须重点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
学生原有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对他进一步学习新的学科内容、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老师只有认真研究透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才能在课堂上真正落实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重要任务。比如中学文言文的学习,就要紧扣文言文文本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就要让学生在借助一定工具书的基础上能阅读简易的文言文,能理解句读,能疏通文义,在此基础上把握文本主旨。但是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不少教师把文言文上成了现代文,学生对字词句的意思尚且懵懵懂懂,我们老师就急于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鉴赏。如此,我们的学生怎么可能学好文言文,又怎么可能喜欢上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2.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www.chuimin.cn)
我们经常听到我们的老师抱怨:这节课我都做了精心准备,可是课堂上学生却理解不了,接受不了。这样的抱怨背后,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老师精心准备的仅仅是他自己的精彩表演,他忽视甚至无视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教师要研究学生,必须着重研究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这是我们教师进行教学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已获得的知识与即将获得的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常常是前后密切关联的。为此,教师应经常性地通过考试或其他手段对全班学生之前的学习情况进行一次调查,对每名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个综合研究。找出每个学生存在较多的个性问题以及全班同学存在的共性问题,研究自己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共性问题要在备课中体现出来并作重点指导,个性问题应当加强个别辅导。
3.学生的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风格等,是教师教学研究环节中的一个重要成分。情感因素是伴随着知识经验的掌握、观念的形成以及内部智力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的,它对外部智力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都做得非常完美,但一节课下来往往会有种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的老师在设计教学蓝图时只顾自己的美好设想,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因素,导致课堂出现“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局面。
有关教研的力量 我与教研共成长的文章
二十七年的讲台生涯,六年的教研员经历,让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真情执着融入讲台,小小讲台情意无限;教师通古博今厚重讲台,小小讲台包蕴天下;教师依道而行耕耘讲台,小小讲台点燃梦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这里悄然落实,润物无声高飞远。实践,研究;研究,实践,发现规律正确行。倾情讲台,研教结合两翼飞;知行妙合,循道而行腾飞远。......
2023-11-16
各校将片区教研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并将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片区教研工作融为一体、统筹安排。片区教研采用“课堂听课——逼、教学‘比武’——激、专题讲座——引”的方法,对教师进行教学指导。教研员每到一个学校,上午全程听课,下午对每节课进行诊断评估,定出等级,并提出改进意见,并要求教师撰写再教设计,从而达到“逼”教师认真准备、认真研讨、认真改进的目的。......
2023-11-16
近年来,我利用省教研室这个平台大力开展通用技术学科的教研活动,同时积极选派老师参加全国相关的学习和培训活动。期盼着通用技术课早日达到其预期目的,我省乃至全国新课程实验早日取得突破性成效,中国的孩子们在创造力方面营养不良的状况得到尽快改善。......
2023-11-16
从教师到教研员的转变。从教学教材研究到教育研究。用历史的眼光看教研,从老子的“道”、孔子的“仁”到孟子的“义”,从王阳明的“致良知”、顾炎武的“经世致用”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修道之谓教,立德树人才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审视过去是要把握现在,立足未来,用历史的眼光看教研,要告诸往而知来者——教研助我成长,我成长助教研。......
2023-11-16
教研员的行为牵动着教师的课堂内外,教研员应该成为一个站在高处的教育者。新课程促进教研内容的重构。正确认识教研工作目标和教学实践目标的关系。帮助教师形成课程意识,加强课程理解能力和实施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教研工作的最高目标。教研员应德艺双馨。坚持将丰富教研内涵和提升教研能力作为开拓教研工作新局面的突破口。......
2023-11-16
回顾几年来“三优工程”教研工作的探索实践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只要教师群体动起来,教师素质就会高起来,教学质量就能好起来!我们将牢记“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素质为基;素质大计,教研为根;根基不牢,地动山摇”,继续直面实际,探索优化“三优工程”教研工作方法,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做好教研该做的每一件事!......
2023-11-16
今后,在教学研究的道路上,我将不断浇灌,继续收获教研“花”开的芬芳。作者简介:熊晶晶,1982年生,女,就职于江西省九江实验中学,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初中数学教育研究。......
2023-11-16
校本研修为教师的成长开辟了捷径,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保障。课改背景下的校本研修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校的校本研修,是基于“因为教师,为了教师,发展教师”的目的,营造了浓郁的学习氛围,浸润其中,每位教师在对自己重新定位、思考的同时,教育教学行为也在迅速地转变着。......
2023-11-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