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教研共成长:平凡寻求不平凡的价值

教研共成长:平凡寻求不平凡的价值

【摘要】:在参与教研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因此,在操作中,他们遇到了困难,有些地方不会做,影响了完成的效果。本课最终被选为省级优课。我期待在我的教研路上,采撷更多亮丽的花朵,装点人生的希望田野,用我平凡的教师、教研之路,成就孩子们不平凡的人生。

我是一位平凡的人民教师。我的经历很简单,大学毕业后,我已经在教师的岗位上历练了6年,1年的普通教师,5年的班主任。回顾过去的时光,我努力地读过、认真地教过、专心地学过、也卖力地钻研过。我坚信:生命中的每一天,只要怀着对教育工作的赤诚与激情,就会体验到来自“行”与“知”的教育幸福感。因为“只要行动,就会有收获;行走在路上,总会遇到盛典”。这或许就是我在平凡的教育工作中需要寻找和能够寻找到的生命支点,并努力实现自己不平凡的价值。

2014年我市教育和体育局成立了教研室,在全共青城如火如荼地开展教研活动,我校也成立了中心教研组。我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结合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始了我的教研生涯。在搞好教学日常工作的同时,我还结交了许多热衷于教学教研的教师,热爱数学教学、美术教学的朋友。与他们在一起研究一些问题,探讨一些东西,使我的生活更充实,我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教研之中来。

两年多来,我与学校教师在教研中共同成长,在教研这条路上狠下苦心,摸爬滚打。我在教研中提升了自己的教学能力,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让课堂更加高效。看着学生们的思维在课堂上被开发,学习探究兴趣浓厚,一种自我价值实现感油然而生。

通过这两年的努力,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了一些收获。

首先,通过教研活动,我对教育教学理念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升。我校数学教师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深入思考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研究如何设计有效的数学问题,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已经深深扎根于教师的课堂。通过教研活动提升了教师素质,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使新课程的理念深入贯彻在像我们这样的基层学校,贯彻在教师的课堂,从而有效地推进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15年暑假,共青城市教研室组织了一次全市教师的培训,我又一次研读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从而改变了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本理念之二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基本理念之三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深入、全面地学习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分散难点、突破疑点,从而得心应手地驾驭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

其次,教研活动给我校的数学教研活动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参与教研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两年多来,我校有多名教师在全市范围内上研究课、示范课,我也多次参与到教研活动中。2015年12月我参加了共青城市小学数学教师关于对《长方体与正方体认识》的说课,在说课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别的老师的优点,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通过参与这次说课,我认识到了以下内容: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合作探究,实现学习方式变革;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让学生经历“学数学”的过程,其核心问题是“学会思考”,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而积极有效的思考依赖于合适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2016年5月,参加赣教杯选拔,我准备了一节美术课《我编斗笠送亲人》,虽然最终没有被选拔上,但在教研室的老师及我校老师的评课过程中,我认识到任何课的准备都离不开对教材的认真解读,而我的课之所以失败,就在于我对教材的解读不够准确。这堂课中,我最大的不足有两个方面:我只用了课件给学生做示范,使他们理解得不是很清楚。因此,在操作中,他们遇到了困难,有些地方不会做,影响了完成的效果。另一方面是送斗笠,但我却没有让学生通过送斗笠来表达对亲人、对老师的感恩。本次课让我认识到小学美术课的课堂教学千变万化,教法也要灵活多样,教师只有全面研读教材、全身心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做到乐教,学生才能乐学。2016年9月,我校选拔教师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我准备了一节数学课《三角形的内角和》,通过学校中心教研组的帮助,本着“学贵在思,思源于疑”的思想,这节课我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猜想、去探究、去发现新知识的奥妙,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本课最终被选为省级优课。(www.chuimin.cn)

憧憬未来的教研之路,不是所有有价值的人生都是轰轰烈烈,和那么多的教师一起学习、探讨、争论,和那么多学生共享美好课堂,“不亦乐乎”的生活,纵然不惊心动魄,也润物无声,欣然自得。我期待在我的教研路上,采撷更多亮丽的花朵,装点人生的希望田野,用我平凡的教师、教研之路,成就孩子们不平凡的人生。

作者简介:

骆静,1988年生,女,就职于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市东湖小学,小学数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数学、小学美术教学。

邮编:332020 电话:18720238651

电子信箱:45347824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