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教研的力量,与教研共同成长

教研的力量,与教研共同成长

【摘要】:从教师到教研员的转变。从教学教材研究到教育研究。用历史的眼光看教研,从老子的“道”、孔子的“仁”到孟子的“义”,从王阳明的“致良知”、顾炎武的“经世致用”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修道之谓教,立德树人才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审视过去是要把握现在,立足未来,用历史的眼光看教研,要告诸往而知来者——教研助我成长,我成长助教研。

伫立窗台,俯瞰赣江两岸,傍晚时分,华灯初上,涌动的车流盈盈地汇成长龙,静谧地卧在水边,裹挟着疲倦的人们,踏上各自回家的路,暮色沉沉的南昌城,有着印象画派的浓稠美感。一双眼是一扇窗,看过了一段时光。时光总是任性地飞逝,历史却能包容它的傲慢,像是沉稳的父亲养育淘气的孩子,总是不紧不慢、不慌不忙、不离不弃地收集时光留下的足迹,串成记忆,让人回忆。

这扇窗和窗外的景,我看了六年。六年的时光,我带着不同的心情、渐变的眼光打量着窗内窗外的世界。在教研员的岗位上,凭借教研室的平台点滴积累,砥砺前行的六年,让我学会珍惜的是:用真诚的心为人处世,用更多的精力去学习和修行,用历史的眼光看世界。

六年,我在渐渐地转变,渐渐地成长。

从教师到教研员的转变。毕业后两年的教师经历虽然短暂,却让我体会到了教师的艰辛和不易,体会了自身专业发展的迫切性和主动性,体会了教师职业的平淡和真实,这样的体会让我明白教研员工作的重心是一切为了教师的发展,教师是教研员的朋友和学习、互助的对象,教研员的职责是为教师服务,帮助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工作的幸福感。离开学校,来到教研室后,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我如履薄冰地接受各种考验,学着如何做教研员。六年中,我铭记教研工作的职责,在领导和同事的悉心教导下,专家和同仁的热情帮助下,由彷徨走向了安定,由陌生走向了熟悉,一颗战战兢兢的心慢慢平静了。就在前不久,全省优秀教学课例展示活动中,选手们全心投入,观摩教师认真聆听,评委公正评分,活动过程有序进行,交流研讨内容丰富多样,会后,历史教师们在微信群里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样的氛围,让我感动,这样的团队,坚定了我的理念:为教师服务,就是教研员的幸福!

从课堂到课程的转变。六年的教研工作中,听了不少课,观察了很多学生,从一个教室到另一个教室,从一所学校到另一所学校,有收获也有困惑。为什么历史课堂上,部分教师疲于应付、缺乏激情,部分学生心不在焉、目光暗淡?初任教研员时,我只是从帮助教师分析教学环节、改进教学设计切入,从一堂课入手,试图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结果成效甚微。后来才逐渐明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被一堂堂分散的课限制了眼光,就看不到课程的整体性。原来,做教研要从课程入手,要用大课程观指导教师,帮助教师做课程的建设者、组织者和开发者,以人为中心,整体设计课程,研发卓越课程,从而“让课堂充满惊奇、触及灵魂”“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从教学教材研究到教育研究。曾经,在研究教学和教材的过程中,常常感觉那研究的内容仿佛隐藏着一个深不可测的巨大空间,深得听不见一点声音。随着工作的深入和经验的积累,发现教育才是最本真的研究,才是幸福的源泉。教育是最平凡的事业,生活即教育,工作和生活中教育无处不在;教育是最伟大、最高尚的事业,孔子弃政从教,鲁迅弃医从文,均意在从文化教育上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以实现安居乐业、国泰民安。六年,我学会了享受教育研究,享受工作带给我的满足感、踏实感。

从个人到团队。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在教研中,团队尤其重要,一个团队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工作的理念。团队,意味着团结,做教研要注意团结群众,团结教研员和教师,团结领导和同事;团队,意味着“无我利他”,做教研,少一点为自己谋利益的心,多一点为大家服务的意识,团队就能更加团结;团队,意味着整体,教研成果的呈现是一个整体形象的展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团队中的成员是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教研员的能力就是通过团队体现出来的,在团队建设中,教研员起着沟通、协调、服务、引领的作用。从单独的个人到团结的整体,是这六年教研给我的珍贵礼物。

六年,我在渐渐地成长,静静地观看。(www.chuimin.cn)

用历史的眼光看教研,从老子的“道”、孔子的“仁”到孟子的“义”,从王阳明的“致良知”、顾炎武的“经世致用”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修道之谓教,立德树人才是我们的根本任务。教研是一种联系,一种与教师、与学生的联系,一种与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教研是一种情怀,一种包罗万象、保持特色的情怀,一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情怀;教研更是一种追求,一种百年大计、育人为本的追求、一种无愧于心、砥砺前行的追求。

用历史的眼光看教研,庆祝“江西教研六十周年”,这六十年,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还是一段历史,告诉我们曾经走过六十年的风雨兼程;纪念,不仅仅是记住,是为了更好地出发,为了创造更灿烂的未来、更美好的明天,今天只是一个节点,教研却是一段征程。这六十年的历史,不是一个教研员创造的,而是全体教研工作者创造的只有团队的力量才是无穷的,展望未来,我们更要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再造辉煌。

六年的记忆,六十周年的纪念,都已悄然退去。审视过去是要把握现在,立足未来,用历史的眼光看教研,要告诸往而知来者——教研助我成长,我成长助教研。夜晚的赣江带点雾意,好像江水沉沉地睡去,在积蓄能量,为明天流向更远的远方。

作者简介:

张海玲,1988年生,女,就职于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中学历史教研员,省骨干教师。

邮编:330038 联系电话:15170227009

电子信箱:zhailing12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