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利用省教研室这个平台大力开展通用技术学科的教研活动,同时积极选派老师参加全国相关的学习和培训活动。期盼着通用技术课早日达到其预期目的,我省乃至全国新课程实验早日取得突破性成效,中国的孩子们在创造力方面营养不良的状况得到尽快改善。......
2023-11-16
当小小的讲台成为知识的海洋、智慧的天空、思想的火种、情感的绿洲时,生命就能茁壮成长。
二十七年的讲台生涯,六年的教研员经历,让我深深地感到:
教师真情执着融入讲台,小小讲台情意无限;
教师通古博今厚重讲台,小小讲台包蕴天下;
教师依道而行耕耘讲台,小小讲台点燃梦想。
梦想是生命的种子,梦想让生命无私、蓬勃、伟大!
学生拥有了美好的梦想,有如鱼儿拥有了浩瀚的大海,鸟儿拥有了广袤的蓝天,骏马拥有了辽阔的草原!
教师——梦想的播种者、生命的点燃者。首先必须自己拥有梦想,拥有激情,拥有火焰,教学时才能以情引情,以思生思,以高尚孕育高尚,以丰厚培育丰厚。“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有从内心发出的才能作用于内心”,教师要真心、执着、忘我、幸福地投入讲台,讲台才可能灵动自如、生辉添彩,育人的妙境才能汩汩滔滔、源源不断。入迷出智慧、入迷出奇思。
教师对课堂存敬然之心,有欣然之意,现陶然之境,课堂“趣”字会出现,“新”字会出现,“情”字会出现,“活”字会出现,生机蓬勃,智慧纷呈,学生成长了,教师幸福了。这样的课堂是师生生命对话的场所,师生以思想的火花互相启迪,以精神的华彩彼此照亮。每堂课都是知识的探究、能力的培养,每堂课都是情感的交流、思想的启迪,每堂课都是艺术的欣赏、生命的成长。这样的课,关注的是心灵成长,培养的是综合素质,提高的是核心素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这里悄然落实,润物无声高飞远。
为了美丽地教,教师要在实践中感悟,反思中总结,研究中提升。通过研究,实践中零散的珍珠也能成为育人的妙谛,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喜人效果。
研究中发现,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并不一定能换来学生的高尚品格,健全人格,五车之学,八斗之才。只有教育融入学生的心灵,只有教师的导引被学生当作礼物一样接受时,真正的教育才能发生。教师要成为火柴,成为打火机,点燃学生希望之火,智慧之火,生命之火,让学生在教师的导引下,实现灵魂的转向,走向高洁,迈向豁达。这样教育才能成为学生成长的太阳,予其明媚的天空。(www.chuimin.cn)
研究中发现,这明媚的天空,需要明晰的育人目标支撑,止定静安虑,才能有所得;需要优质的课程支撑,这课程是目标实现的台阶、纽带和桥梁;需要有恰当、优质的方法来达成。当教师懂得了,他们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有了课程建设、课程开发意识,把每堂课都当作艺术品去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方法、评价方式,形成体系,教师看清了学科的价值点,明晰了学科的价值追求,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主张时,课堂品质定能提升。方向对了,深挖下去,一定有泉水涌出,学生的高飞远举就自然成形,学生的幸福成长就水到渠成。
所有这些都需要教师智如泉涌行表仪,学高身正德示范。
因此,教师要“贯通古今去读书,纵横万里去沟连”,“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通过学习了解交融文化,通过学习感悟了解世界,通过学习充实美好内心,通过学习精彩和谐社会。“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活水源头悠游自在,六经诸史中西哲,化为学养巧育人。不为“经师”做“人师”,探寻规律寻本源。
实践中研究,让感悟提升;研究中实践,让理论着地。实践,研究;研究,实践,发现规律正确行。
倾情讲台,研教结合两翼飞;知行妙合,循道而行腾飞远。
作者简介:
熊晓珑,1962年生,女,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高中语文教研员,培训科科长,中学高级教师,江西省特级教师,全国市级先进个人。
邮编:330038 联系电话:13607911019
电子信箱:1550656638@qq.com
有关教研的力量 我与教研共成长的文章
近年来,我利用省教研室这个平台大力开展通用技术学科的教研活动,同时积极选派老师参加全国相关的学习和培训活动。期盼着通用技术课早日达到其预期目的,我省乃至全国新课程实验早日取得突破性成效,中国的孩子们在创造力方面营养不良的状况得到尽快改善。......
2023-11-16
从教师到教研员的转变。从教学教材研究到教育研究。用历史的眼光看教研,从老子的“道”、孔子的“仁”到孟子的“义”,从王阳明的“致良知”、顾炎武的“经世致用”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修道之谓教,立德树人才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审视过去是要把握现在,立足未来,用历史的眼光看教研,要告诸往而知来者——教研助我成长,我成长助教研。......
2023-11-16
教研员的行为牵动着教师的课堂内外,教研员应该成为一个站在高处的教育者。新课程促进教研内容的重构。正确认识教研工作目标和教学实践目标的关系。帮助教师形成课程意识,加强课程理解能力和实施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教研工作的最高目标。教研员应德艺双馨。坚持将丰富教研内涵和提升教研能力作为开拓教研工作新局面的突破口。......
2023-11-16
今后,在教学研究的道路上,我将不断浇灌,继续收获教研“花”开的芬芳。作者简介:熊晶晶,1982年生,女,就职于江西省九江实验中学,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初中数学教育研究。......
2023-11-16
各校将片区教研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并将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片区教研工作融为一体、统筹安排。片区教研采用“课堂听课——逼、教学‘比武’——激、专题讲座——引”的方法,对教师进行教学指导。教研员每到一个学校,上午全程听课,下午对每节课进行诊断评估,定出等级,并提出改进意见,并要求教师撰写再教设计,从而达到“逼”教师认真准备、认真研讨、认真改进的目的。......
2023-11-16
教研员是教师教学的专业指导者,区域教学研究的组织者,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者,国家和地方改革政策的转化者,课程改革的推动者。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教研员是一支重要的支撑和推进力量。我们对基层教师的影响主要是学术的影响,但首先一定是人格的影响。教研员对职业的忠诚度,对基层教师来说是一种最好的精神感染。......
2023-11-16
校本研修为教师的成长开辟了捷径,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保障。课改背景下的校本研修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校的校本研修,是基于“因为教师,为了教师,发展教师”的目的,营造了浓郁的学习氛围,浸润其中,每位教师在对自己重新定位、思考的同时,教育教学行为也在迅速地转变着。......
2023-11-16
回顾几年来“三优工程”教研工作的探索实践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只要教师群体动起来,教师素质就会高起来,教学质量就能好起来!我们将牢记“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素质为基;素质大计,教研为根;根基不牢,地动山摇”,继续直面实际,探索优化“三优工程”教研工作方法,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做好教研该做的每一件事!......
2023-11-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