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这次培训,颠覆了我的观念,当时的想法是要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课堂,摆脱传统的樊篱进行教学改革,变成“新教师”。组建小组、培训组长、建立评价体系、编写导学案等一系列的课改行动紧锣密鼓地进行。或许这就是我对什么是“新教师”的最好的诠释和实践的总结。为此,我把“信仰学生”视为课改的终极目标,在高效课堂上竭力践行。“信仰学生”就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2023-11-16
近来常听朋友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状态:现在不仅是“5+2”的工作模式,更是“白+黑”的工作模式,工作已成了生活的全部。说完流露出一脸的无奈。这还不是一家之言,似乎身边的朋友、同事均处于这种忙碌状态之中,也包括我自己。唯一不同的是每个人在忙碌工作中的感受体验有所不同,有无奈的、有被动的、有牢骚满腹的,当然也有忙的乐此不疲,忙并快乐着的。而我自认为属于后者。
今年,我已走过12年的教研历程,往事回味绵长。12年前通过全省选拔考试顺利地由一名省直机关幼儿园教师华丽转身为省级教研员,角色的转换赋予了自己更多的责任和压力,然而也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工作和学习成为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12年的教研工作经历让我对教研员的职责和教研工作的性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教研室是让人成长的地方,也是让人荒废的地方”“有为才有位”等一些话语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由于12年前的美好遇见,让我对教研工作由“无所知——有所知——全然知”,从“被动接纳——主动适应——热爱教研”。
教研工作对于我来说不仅是一份职业,一份事业,也是一份专业。而我对于教研工作不仅要爱业、敬业,还要修业,更要兴业。教研员生活应该是平淡的、平凡的,更应是有意义、有价值、有乐趣、有收获的生活。我喜欢这样的工作,享受着这样的生活。
教研员作为专业引领者,首先应该是知识、专业上的引领者,是教学研究的先行者。要与这个角色相称,读书、学习和反思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虽不再像高考学子那样每天挑灯夜读,但每天也要有足够的“充电”时间,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拓宽自己的专业视野,提高自己的学历和教研能力,确保自己在专业学识上成为一线教师们折服的“偶象”,成为在本研究领域内有“话语权”的专业工作者。
教研员除了做专业上的教研,其实更多的我个人认为是“做人”的教研。要让自己成为一线园长、教师接受和受欢迎的教研员,要成为他们的朋友,除了专业上让他们信服,更多的是要有人格魅力。还记得2006年与已退休的袁玉霞老师到广丰组织召开全省农村校本教研现场会,看到那些老师们对袁老师的敬重、佩服和赞扬,就可以感受到袁老师在一线教师中的受欢迎程度。与袁老师聊及此事时,她仅是微微一笑,说道:“我们教研员不仅要从知识、专业上帮助这些教师成长,也要从生活上去关心他们,对这些老师一定要真诚、坦率,要及时鼓励表扬他们。”的确,作为教研员“做人”也是很重要的,对于一线园长、教师们要以心交心,真诚相待,不能有“高高在上”的权威姿态,对于她们的困惑及问题我们要不厌其烦地给予解答,对于她们的点滴进步我们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及时给予赞许的眼神或行为。这样,我们才能成为老师心目中真正的良师益友。
此外,教研员也要有甘当桥梁、甘于奉献的精神。教研员为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架构了一座行动桥梁,为教育行政和基层学校架构了一座管理桥梁,为教育管理者和基层教师架构了一座友谊桥梁。可以说,教研工作离开了教学现场,离开了基层教师,教研员的价值就失去了根基。故扎根于基层幼儿园,走进教研现场,也成为我工作的常态,与基层教师共同反思、共同研讨,帮助幼儿园提升办园品质,凝练办园理念,形成办园特色,也是我工作努力的目标和方向。而当一所所自己指导过的幼儿园被评为“省级示范园”时,一个个点拨过的教师成长为“省骨干教师”或“省学科带头人”时,一个个研讨好的教学活动荣获“省级优秀课例”或“国家优秀教学活动”时,我虽然没有证书奖杯可以高举,没有鲜花掌声可以祝贺,但我对教研工作有了更多的自信,有了更多的成就感,有了更坚定的理想信念。此时我更享受着这种甘为人梯、甘当绿叶的生活。(www.chuimin.cn)
有人说:“教研员应当如百合,展开的是一朵花,凝集成的是一枚果;教研员还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的确,这是教研员的真实写照,这也是我一直追寻着的方向。回看经行处,点点淡墨痕,教研工作是一个讲不完的故事,是一首唱不完的歌,我还将不忘教研初心,保持着自我“务实工作、踏实做人、真实教研”的风格,继续前行在教研的路上,享受着这种艰辛而又快乐的生活。
作者简介:
卢筱红,1971年生,女,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学前教育研究。
邮编:330038 联系电话:13870059962
电子信箱:420572259@qq.com
有关教研的力量 我与教研共成长的文章
正是这次培训,颠覆了我的观念,当时的想法是要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课堂,摆脱传统的樊篱进行教学改革,变成“新教师”。组建小组、培训组长、建立评价体系、编写导学案等一系列的课改行动紧锣密鼓地进行。或许这就是我对什么是“新教师”的最好的诠释和实践的总结。为此,我把“信仰学生”视为课改的终极目标,在高效课堂上竭力践行。“信仰学生”就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2023-11-16
教研是教学之灵魂。1991年7月大学毕业,我被分配到湘东的一所山区中学任教初中物理,第一节课是《引言》,围绕引言怎么讲,我翻阅了很多参考书,请教了几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物理老师,当时由于实验器材的缺乏,有的教师不讲《引言》。《引言》课的实验对一个刚开始学物理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引言》课上得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可以说,教研的最高境界就是实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2023-11-16
近年来,我利用省教研室这个平台大力开展通用技术学科的教研活动,同时积极选派老师参加全国相关的学习和培训活动。期盼着通用技术课早日达到其预期目的,我省乃至全国新课程实验早日取得突破性成效,中国的孩子们在创造力方面营养不良的状况得到尽快改善。......
2023-11-16
教研员首先是教学人员,即“教员”,其次才是研究人员,简称“研员”。调查显示,教研员最关注的知识与能力分别是:课堂教学的观察与分析、教研活动的组织与策划、课标与教材教法的研究等。但也有教研员认为,以前较多的是凭借自己的经验,给予教师面对面的反馈和指导,但是如何与教师共同研究学生和教学,如何用课堂观察技术来分析教学,是他们现在最急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教研是一场相遇!......
2023-11-16
2016年是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成立60周年。一路走来,全省教研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理念,坚持服务教育教学,坚持课程改革创新。省教研室、部分地市教研室和一批教研员、试验样本学校在这次大会中得到表彰,评为先进。在教育改革进程中,我们不忘初心,一路前行。......
2023-11-16
作为长期战斗在教研战线的一名老兵,我对教研工作始终怀着深深的眷恋,我愿以“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追求,不忘初心,继续踏上新征程。作者简介:喻金水,1962年生,男,就职于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主要从事课程改革和学科教学研究。......
2023-11-16
虽然我在读中小学时,受到过多位教师的喜爱,对教师心存感激和敬仰,但没想过自己会成为其中的一员,而且一干就是26年。这26年中,历史教学20年,其中班主任工作16年、年级组长10年、教科处主任6年,另外担任教研员6年。我充满感激地循声望去,那是我们的教研组长闵嗣祥老师,之前报到时我见过他。教师在成长过程中,有一个这样的教研组团队,徜徉其中,又能添火加薪,何其快哉!......
2023-11-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