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教研的力量,促进教育教学成果

教研的力量,促进教育教学成果

【摘要】:工作来35年来,我始终坚持自己的工作原则,潜心研究教育教学。它首先是基本原则,或者叫核心原则,也就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从我进入大学之门的第一天起就接受了这样的教育。就区域教育而言,教研员是学科教育的管理者。

工作来35年来,我始终坚持自己的工作原则,潜心研究教育教学。

什么是教研员的工作原则?它首先是基本原则,或者叫核心原则,也就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从我进入大学之门的第一天起就接受了这样的教育。教研员是教师队伍中的一员,但他还有更为特殊的一面,他具有一些示范和引领的作用,例如教研员在学科教学教研活动的过程中,应当主动引领学科教师学习和领会教育部课程标准》以及有关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等文件,努力领会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宗旨,不断地发展自身的教学观念;引领学科教师将《课程标准》的精神和理念贯彻落实到学科课堂教学任务之中;引领学科教师学习继承优秀的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学习融入现代科学技术的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引领学科教师进行学科教材教法分析和课堂教学工作,大胆地创新和尝试更好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引领学科教师学习因科学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知识、新技术,并将最新的科学知识、科学技术运用到学科教学和教研的活动之中。

同时教研员还有其指导作用,教研员要做到:

教研员要与教师、学校建立一种平等协作关系,创设一种平等对话的氛围,为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新型教研应是和谐的,专业引领也是和谐的。这种和谐体现在教研员与教师在教育内外的和谐关系中,“教研相长”,和谐共进。

“新关系”是合作的。无论是教研联合推进还是项目合力攻关,无论是现场同课异构还是网络协同研修,教研员与教师都是“合作共研体”。

“新关系”是愉悦的。超越数量和形式而追求实质和内涵的教研活动,是学术活动更是文化活动。用智慧追求教研活动的愉悦,是一种新的教研境界。

“新关系”是包容的。教师队伍,怪才者有之,个性强者有之,偏激者有之,教师应营造一种宽松、宽容的氛围,砥砺其顺“势”成才。

“新关系”是成全的。套用“教育是对人的成全”的观点,是否可以这样说:“教育科研是对教师的成全。”因为教育科研有“管理人是为了成全人”的文化意蕴。

“新关系”是共融的。现代教研所倡导的民主、平等、合作、和谐、激励、共勉、分享、对话、交流、探讨等,无一不体现出“教研共融”的鲜明特征。

“新关系”是互激的。教研员可以激励教师成长,教师也可以激励教研员成长,共享式教研本身就是相互激励的教研。教师与教研员与“课改”同行,与教师共成长。

教研员在学科教学教研活动的过程中,应当能够指导教师进行学科教学设计规划工作,如:对学科教科书的分析、二次开发教材、制定学科教学进度、设计课时教案标准模式、设计和实施研究课的过程、设计不同层次水平的评课内容标准、说课的主要内容、讲演微格课的多种形式、设计制作学业成绩评价试卷的方法、试卷成绩统计、分析、反馈等。

教研员的示范作用要做到“高一筹”:

首先是德高一筹。就职业道德而言,教研员至少要做到“七个要”:要爱岗敬业,精心做好本职工作;要公平公正,营造良好的教学文化;要真情服务,带出精良的学科团队;要诚信务实,真真正正潜心教研;要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开展教育研究;要谦虚谨慎,多向一线教师学习;要与人为善,律己宽人,适度包容。

其次是学高一筹。教研员还要灵活地学、科学地学和创新地学,要知道,在信息时代变革学习比变革技术更重要!教研员当多涵养学气,“腹有学术气自华”。教研员要熟读教科书、参读教辅书(包括《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个人撰著的教育书籍、学科专业报刊)、横读大学科(音乐-艺术数学-理科)、纵读专业书、广读人文书

第三是技高一筹。教研员常常要参加教育教学技能大赛,要多体现在讲课、说课、评课、磨课、解题、说题和命题等方面。

教研员要会上研究课,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上研究课,虽说没有课堂教学竞赛那么激烈,但要上出让大家值得研究的课,也是颇具挑战的。教研员要能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说注意事项,等等。评课是常规性的工作,要评教学目标、评教材处理、评教学程序、评教学方法和手段、评教师教学基本功、评学法指导、评能力培养、评师生关系、评教学效果等等,教师的水平往往可以从评课中略见一斑。磨课,更是一个精细活,怎一个“磨”字了得。(www.chuimin.cn)

第四是研高一筹。“课改”背景下,“教研员成为研究者”,教研员的研究能不“略高一筹”吗?不论是教研员还是教师,大家都应当“以研促教”,研究让教育更精彩!

第五是写高一筹。孔子云:“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把我们的思考和探索写下来,把我们的教育发现和教育经验写下来,这些有价值的成果就能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为了写,你阅读的“用心度”就不一样了,你会边读边思考。为了写,不仅会提高阅读的“用心度”,还会逼你去读更多的书。

“写”能锻炼人的思维品质,提高人的表达能力;“写”可以培养人精益求精的精神;“写”能提升个人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写”能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写”,需要沉下心来,需要平淡从容。写作时的深思熟虑,投稿后的耐心等待,发表后的欣喜之情,都给人一种积极进取的追求完美的动力。写作的背后,是积极、坚持、勤奋、努力、奋斗,写作不止,动力永存。“写”,是推动教研员专业成长的好推手;“写”,让教研员保持知识的广度、工作的精度、思考的远度和研究的深度。教师,当努力成为精于教学的能手,善于创作的好手,长于研究的高手。

第六是管高一筹。就区域教育而言,教研员是学科教育的管理者。教研员首先要善于“管”,不能放任自流,不能只布置不落实,不能做做样子,要一管到底,管出成效,管到位。其次,还要善于“理”,不能只“管”不“理”。学科教育涉及的问题多,有教材、教师、教法问题,有学生、学习、评价问题,有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问题,有反思、总结、创新问题,等等。教研员就应该和老师们一起“理”,理出头绪,理出层次,理出有效的运行机制。

“精雕细刻。”教研员在学科教学教研活动的过程中,应当能够给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示范工作,如:教研员应经常地指导新教师如何讲课。如有需要教研员可以就地为新教师上一节课,让其看看这节课应当如何上。

教研员应经常地指导新教师如何备课。如有需要,教研员可以同教师一同研究备课,甚至由教研员自己写出一节具有个人特色的标准教案,让其看看这节课应当如何备。

教研员应经常指导教师如何设计标准试卷,每个学期教研员应当至少出一至两份教学评价专业水平较高的试卷,让教师看到这就是标准试卷的模式。

在教研活动时,教研员要经常公开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并公开自己填写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给其他教师做一个示范,让学科所有的教师进行模仿或模拟,从而公平、公正地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管高一筹还体现在教研员的组织能力上。“组织工作是一门艺术。”教研员每学期要组织几节省级或市级研究课,或者一两节省级或市级公开课、观摩课,组织本省或者区域性教学经验的交流展示和教师基本功竞赛等活动;组织对应级别的期末考试、模块考试、会考考试以及统一阅卷等工作;还要带领本地区的教师走出去学习和交流,请资深的专家教授来本地区教授教育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及教育教学的宝贵经验,等等。例如:组织开展区级研究课和市级公开课、观摩课。

35年过去了,总结一下自己,无非就是努力践行“教学指导、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教学服务、教师培训”这样一些工作,这也是教研工作的主要工作,这些工作非常平凡,但又不可缺失。新时期教研员要秉承“法治、科学、高效”的原则,做好分内的工作,同时还要积极地探索新形势下的创新教研模式。

天已经亮了,眺望远处鱼肚白的天际线,呼吸着新鲜的晨风,通宵达旦的伏笔非但没有感觉到疲倦,倒有一丝丝的轻松。学习物理的人没有那么高的文学素养,整篇文章都是工作和生活用语,显不出华丽和“高大上”,正是这一缺点,也许能给继续从事教研工作的同事们提供一些帮助。不到之处请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王金瑞,1959年生,男,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物理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江西省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

邮编:330038 联系电话:18970995116

电子信箱:31252932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