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共青城市教学教研取得显著成果

共青城市教学教研取得显著成果

【摘要】:2006年,我省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全面铺开。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受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省教研室的委派,本人挂职共青城市教育和体育局,主抓教学教研工作。在此思想指导下,我在建立教研队伍、完善教研制度、促进教师成长、引领学校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得到各级领导和基层教师的诸多肯定,共青城市的教学教研也收获了可喜的变化和成绩。

2006年,我省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铺开(国家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是在2001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在全省如火如荼地展开,教育理念的巨大变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模式的重新构建,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使每个学校和教师都面临新的问题,教育科研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研是课程改革的第一生产力,是教师专业化快速成长的第一动力,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但是,重功利轻内需、重末节轻整体、重表面轻实质、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推广等,这些教研现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

面对这种情形,自2011年开始,我省启动了副厅长主持、省教研室具体承担的教育部规划课题“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内涵式发展研究”项目。我有幸成为该项研究的主要成员之一。该课题以教育科研为内驱力,以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在整体面貌、内在基质和实践形态等方面实现转型性变革为目标,从“智慧课堂”“活力校园”“幸福人生”三个维度进行实证研究,突出课程和课堂的潜能挖掘与智慧生成、学校内部组织制度和文化的更新、教师与学生精神生命的主动健康成长六个关键要素。在为时三年的研究与实验过程中,我们采取了“目标驱动、特色带动,双向研究、联盟推动,过程跟踪、分类指导,性质评估、整体发展”的研究新模式,全面体现理念与行动互动、科研与培训并举、文化与制度融合、继承与创新结合、过程与结果并重、研究与使用统一的教研新思维。该课题的研究与实验,形成了我省义务教育学校发展新理念,营造了良好的学校内涵式发展氛围,提升了学校发展的策略和内在品质,促进了江西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创新发展。同时,本人对教研的认识和自身的教研能力也有一个大的提升。

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受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省教研室的委派,本人挂职共青城市教育和体育局,主抓教学教研工作。挂职期间,我首先定位“教”与“研”的关系:“教”是“研”的基础、对象与目的;“研”是“教”的理性思考和行动指南;以“研”促“教”,以“教”升“研”,“研”“教”合一。在此思想指导下,我在建立教研队伍、完善教研制度、促进教师成长、引领学校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得到各级领导和基层教师的诸多肯定,共青城市的教学教研也收获了可喜的变化和成绩。(www.chuimin.cn)

这一阶段,我深刻认识到:真正的教研,既要研究和指导,也要管理和服务,更要激发教师的内在潜能,让教师获得足够的精神能量,提高教师职业的幸福观、幸福品质和幸福能力,使其成为一个内心强大、主动作为、能应对变化、改善自身和环境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