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教研共成长:教育与教学关系处理的秘笈

教研共成长:教育与教学关系处理的秘笈

【摘要】:我们的教育是育人的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我们不能因为高考升学就只关注考试成绩,一味地灌输应试策略、技巧,强迫式地让学生被动地学习。其次,要思考学生内涵发展与考试升学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教育追求的理想。只有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才能实现“发展”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即发展乃是质而不是量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即教育乃是使学生养成健全的个性或人格。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诗意地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的本质实际就是培养人,教育的根本任务应是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立德树人。2016年是课标修订、教材重编之年,各学科均面临着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如何在追求高中教育共同价值的同时,充分发挥各学科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之都获得必须具有的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帮助学生在新课程的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培养他们的能力,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这些将是摆在老师们面前的新课题。

首先,要学会处理课堂教学中教育与教学的艺术。我在听课过程中发现,学校老师备课翔实,尤其是在讲解分析解题技巧、答题模式方面,已经做到淋漓尽致。但是,课堂的互动性还是不够强,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度仍然不够,还是老师单纯地讲,学生被动地听,部分老师还是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我们的教育是育人的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我们不能因为高考升学就只关注考试成绩,一味地灌输应试策略、技巧,强迫式地让学生被动地学习。学习就像吃饭一样,色香味俱全才是饕餮盛宴,而精讲精练的枯燥课堂只会败坏我们学生的口味。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只关注让学生提高成绩的应试策略,而是要在让学生爱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发力,让学生感到学习不仅仅是习山题海,还有更加有趣的事物,学生有了内发的学习动能,还怕学生成绩提高不了吗?(www.chuimin.cn)

其次,要思考学生内涵发展与考试升学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教育追求的理想。然而,当前功利的应试模式严重地限制了“发展”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只有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才能实现“发展”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即发展乃是质而不是量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即教育乃是使学生养成健全的个性或人格。而从学生长远发展来看,教育需要全面发展的理念,需要“风物长宜放眼量”,走出急功近利的认识误区,关注学生内涵的发展为他们将来的发展打下精神、智力、能力的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