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编排三个学段的一课不乱扔垃圾

编排三个学段的一课不乱扔垃圾

【摘要】:在邓校长的引导下,我尝试着先做一课“不乱扔垃圾”。在最后编排时,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做到低段图多字少,中段图文相宜,高段文字稍多,就这样,同一课题三个学段的三课“不乱扔垃圾”编出来了。经过和邓校长的商议、调整,第一课定下来了。

在邓校长的引导下,我尝试着先做一课“不乱扔垃圾”。我想既然要分成三个学段,那就先要确定不同学段的培养目标吧?嗯,低年级学生刚入学,知道垃圾应该扔到垃圾桶里大概就可以了;中年级学生应该明白校园是我家,是我学习生活的地方,要保护校园环境,看到垃圾应主动捡起,看到别人乱扔垃圾应该及时劝阻;高年级学生就应该做一个文明人,养成良好的个人清洁习惯,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任何地方都不乱扔垃圾,看到垃圾要捡起并劝他人共同养成好习惯。

教学目标定了,该怎么安排每一课的内容呢?邓校长说: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要让学生的行为有涵养,那就要让他们知道怎样做才是有涵养呀,先明理,再导行,然后实践嘛!按照这个思路,把低年级教材分成“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评一评”;中年级教材分成“我发现”“我认为”“我做到”;高年级教材分为“我明白”“我践行”“我了解”“我反思”这几个版块。

定好了版块,思路又清晰了些,接下来就按照这几个版块来搜集资料。我想,这套教材就是给我们本校的学生用的,如果教材中的图片都是他们自己的学习生活,学生看着会不会更感兴趣呢?为此,我拿着相机在校内拍了半个月。在最后编排时,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做到低段图多字少,中段图文相宜,高段文字稍多,就这样,同一课题三个学段的三课“不乱扔垃圾”编出来了。(www.chuimin.cn)

经过和邓校长的商议、调整,第一课定下来了。这时,又从校内选了十多位教学骨干,分成三个组,按照定目标、分版块、搜资料、排版的工作思路开始编写。编写小组经常开会,大家碰个头聊一聊,常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让人豁然开朗。就在这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四个月后,三本书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