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年的讲台生涯,六年的教研员经历,让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真情执着融入讲台,小小讲台情意无限;教师通古博今厚重讲台,小小讲台包蕴天下;教师依道而行耕耘讲台,小小讲台点燃梦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这里悄然落实,润物无声高飞远。实践,研究;研究,实践,发现规律正确行。倾情讲台,研教结合两翼飞;知行妙合,循道而行腾飞远。......
2023-11-16
在网络资讯高速传播的今天,在大数据时代,要做好教研工作,必须热爱:爱老师、爱学生、爱当今这份事业。但仅有热爱是不够的,还必须继续学习,努力实践,潜心研究,唤醒创新。同时,要努力做到:
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要坚持精工细作,对待每一个育人细节要坚持精雕细琢。
实现五个转变。教研工作要由重教材转变为重课程,由重教学转变为重教育,由重考试转变为重反馈,由重评比转变为重示范,由重管理转变为重服务。
研究真问题。研究的过程不造假,极力避免以下现象的产生:研究的结论和成果有名无实;研究题目大而空,研究内容不明晰,研究过程不落实。这些虚假让教研本身很受伤,教研必须摒弃科研泛化、做表面文章等陋习。
研究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要讲究度的,度就是恰到好处,就是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学的真谛在于悟,教的秘诀在于度。悟是学习方法,是独立思考;悟是感受体验;悟是解惑疑难,是开拓创新。
优化教研模式。开展校本教研、网络教研具有时代意义。任何时候,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都是学校发展的根本,而有效的教育教学研究则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推手。教研室以“办好每一所学校,发展好每一位教师,教好每一个学生”为核心,指导和引领教研员在学校开展教育实践研究。因为学校是教研的现场,教学改革的一切答案都在现场,教研员不仅需要从书本中学习,而且需要从课堂现实和教师工作的具体经验中学习,所以,教研员要亲身走进课堂,与教师共同钻研具体实践课题,并通过上课、说课、评课等活动,增强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使广大教师普遍提高教研工作和课题研究水平。同时,要以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流程管理两个薄弱环节为抓手,培养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研员队伍。
教育创新。教育创新是科教兴国的必由之路,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发展科技、培养人才的基础,是学校发展的活力源泉,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教育创新能为不同学生创设适合其发展的个性化环境,使每一名学子都能在学校教育的支撑下展露自己的才华、彰显自身的特长,是学生在学习中变得更善于思考的催化剂,能为每一个学生打造出不同凡响的灿烂未来。对于推动课改,应始终坚持从细处做起,要求教研员通过和一线教师共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教师教学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做选题,积极开展扎实、具体、有效的研究,真正做到教中研、做中研、研中教、研中做,帮助、引导教师立足教学实践,针对自身的教学困惑和疑难问题,寻找研究方向,确定研究主题,力争做到研究活动与教学活动同步进行,科研引领与教学实践融为一体。教研员在与教师交流和研讨的过程中,应对一些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整合,将其列为学校教研课题,指导教师开展研究。对一些重点、热点或难点问题,则应组织骨干力量开展深入研究,并通过专家引领、培训学习、提供经费等方式,为教师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环境与资源保障。教研员们通过和教师们共同探索,改进研究方式,大力推进校本化、草根化研究。在实践性研究中,灵活运用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课堂观察法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多样化的研究活动。(www.chuimin.cn)
精美的饕餮盛宴背后,是厨者的精心制作。融入这场盛宴的丰富多彩的各级教研活动,不只是教师的精彩演绎,更有各级领导、教研员的智慧奉献。只有多关注教研的未来发展,教研事业才能更加繁荣。
作者简介:
黄晓标,1964年生,男,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教研员,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物理研究。
邮编:330038 联系电话:0791-86765869
电子信箱:1172018682@qq.com
有关教研的力量 我与教研共成长的文章
二十七年的讲台生涯,六年的教研员经历,让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真情执着融入讲台,小小讲台情意无限;教师通古博今厚重讲台,小小讲台包蕴天下;教师依道而行耕耘讲台,小小讲台点燃梦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这里悄然落实,润物无声高飞远。实践,研究;研究,实践,发现规律正确行。倾情讲台,研教结合两翼飞;知行妙合,循道而行腾飞远。......
2023-11-16
各校将片区教研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并将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片区教研工作融为一体、统筹安排。片区教研采用“课堂听课——逼、教学‘比武’——激、专题讲座——引”的方法,对教师进行教学指导。教研员每到一个学校,上午全程听课,下午对每节课进行诊断评估,定出等级,并提出改进意见,并要求教师撰写再教设计,从而达到“逼”教师认真准备、认真研讨、认真改进的目的。......
2023-11-16
近年来,我利用省教研室这个平台大力开展通用技术学科的教研活动,同时积极选派老师参加全国相关的学习和培训活动。期盼着通用技术课早日达到其预期目的,我省乃至全国新课程实验早日取得突破性成效,中国的孩子们在创造力方面营养不良的状况得到尽快改善。......
2023-11-16
从教师到教研员的转变。从教学教材研究到教育研究。用历史的眼光看教研,从老子的“道”、孔子的“仁”到孟子的“义”,从王阳明的“致良知”、顾炎武的“经世致用”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修道之谓教,立德树人才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审视过去是要把握现在,立足未来,用历史的眼光看教研,要告诸往而知来者——教研助我成长,我成长助教研。......
2023-11-16
教研员的行为牵动着教师的课堂内外,教研员应该成为一个站在高处的教育者。新课程促进教研内容的重构。正确认识教研工作目标和教学实践目标的关系。帮助教师形成课程意识,加强课程理解能力和实施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教研工作的最高目标。教研员应德艺双馨。坚持将丰富教研内涵和提升教研能力作为开拓教研工作新局面的突破口。......
2023-11-16
回顾几年来“三优工程”教研工作的探索实践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只要教师群体动起来,教师素质就会高起来,教学质量就能好起来!我们将牢记“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素质为基;素质大计,教研为根;根基不牢,地动山摇”,继续直面实际,探索优化“三优工程”教研工作方法,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做好教研该做的每一件事!......
2023-11-16
今后,在教学研究的道路上,我将不断浇灌,继续收获教研“花”开的芬芳。作者简介:熊晶晶,1982年生,女,就职于江西省九江实验中学,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初中数学教育研究。......
2023-11-16
校本研修为教师的成长开辟了捷径,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保障。课改背景下的校本研修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校的校本研修,是基于“因为教师,为了教师,发展教师”的目的,营造了浓郁的学习氛围,浸润其中,每位教师在对自己重新定位、思考的同时,教育教学行为也在迅速地转变着。......
2023-11-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