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年的讲台生涯,六年的教研员经历,让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真情执着融入讲台,小小讲台情意无限;教师通古博今厚重讲台,小小讲台包蕴天下;教师依道而行耕耘讲台,小小讲台点燃梦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这里悄然落实,润物无声高飞远。实践,研究;研究,实践,发现规律正确行。倾情讲台,研教结合两翼飞;知行妙合,循道而行腾飞远。......
2023-11-16
我对教研工作的理解是:教研部门是教育行政的参谋和助手,是领导的“千里眼”“顺风耳”,要及时为教育决策提供咨询服务;教研部门也是教育行政部门联系学校的纽带,是为中小学提供指导和服务的专业机构。教研工作是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研也是一个长效的工作,不能急功近利,必须依靠教研人员锲而不舍地长期努力才能见效。教研必须向科研学习,要建立自己的试验点,必须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大量教育事实和数据,借助信息化手段,破解难题,推广优秀成果,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但是,我省教研机构长期以来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教研队伍不够整齐,工作机制尚未健全,专业服务尚不到位,农村地区教研工作相对薄弱等,与兄弟省市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教研员的生存状态及社会形象也有不少负面的东西,一方面是因为教研员的工作性质不为人所知,另一方面,部分教研员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www.chuimin.cn)
因此,当前教研要攻克的难题有很多,主要体现在教研机制创新、服务中心工作、教研方式转型、破解课改难题、教研成果提升等五个方面,必须要有重大突破,才能促进教研的长效发展。这里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包括:如何尽快营造一种规范、公平、激励的环境,保障教研员沿着法治、科学的轨道,以一种良好的心态,集中精力搞好教研工作;如何在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教育扶贫、提质增效、考试改革、教育信息化方面精准发力;如何进一步深入联系基层,建立学科教研基地,有效推进校本教研、网络教研,不断更新教研方法手段;如何有效突破课程设置、选课走班、校本课程、课程监测方面的难题;如何凝练优秀课例、课题研究和教学改革成果,培育有冲击力的先进典型和优秀成果,等等。
有关教研的力量 我与教研共成长的文章
二十七年的讲台生涯,六年的教研员经历,让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真情执着融入讲台,小小讲台情意无限;教师通古博今厚重讲台,小小讲台包蕴天下;教师依道而行耕耘讲台,小小讲台点燃梦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这里悄然落实,润物无声高飞远。实践,研究;研究,实践,发现规律正确行。倾情讲台,研教结合两翼飞;知行妙合,循道而行腾飞远。......
2023-11-16
教育创新是科教兴国的必由之路,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发展科技、培养人才的基础,是学校发展的活力源泉,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教研员在与教师交流和研讨的过程中,应对一些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整合,将其列为学校教研课题,指导教师开展研究。融入这场盛宴的丰富多彩的各级教研活动,不只是教师的精彩演绎,更有各级领导、教研员的智慧奉献。只有多关注教研的未来发展,教研事业才能更加繁荣。......
2023-11-16
各校将片区教研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并将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片区教研工作融为一体、统筹安排。片区教研采用“课堂听课——逼、教学‘比武’——激、专题讲座——引”的方法,对教师进行教学指导。教研员每到一个学校,上午全程听课,下午对每节课进行诊断评估,定出等级,并提出改进意见,并要求教师撰写再教设计,从而达到“逼”教师认真准备、认真研讨、认真改进的目的。......
2023-11-16
近年来,我利用省教研室这个平台大力开展通用技术学科的教研活动,同时积极选派老师参加全国相关的学习和培训活动。期盼着通用技术课早日达到其预期目的,我省乃至全国新课程实验早日取得突破性成效,中国的孩子们在创造力方面营养不良的状况得到尽快改善。......
2023-11-16
今后,在教学研究的道路上,我将不断浇灌,继续收获教研“花”开的芬芳。作者简介:熊晶晶,1982年生,女,就职于江西省九江实验中学,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初中数学教育研究。......
2023-11-16
回顾几年来“三优工程”教研工作的探索实践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只要教师群体动起来,教师素质就会高起来,教学质量就能好起来!我们将牢记“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素质为基;素质大计,教研为根;根基不牢,地动山摇”,继续直面实际,探索优化“三优工程”教研工作方法,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做好教研该做的每一件事!......
2023-11-16
从教师到教研员的转变。从教学教材研究到教育研究。用历史的眼光看教研,从老子的“道”、孔子的“仁”到孟子的“义”,从王阳明的“致良知”、顾炎武的“经世致用”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修道之谓教,立德树人才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审视过去是要把握现在,立足未来,用历史的眼光看教研,要告诸往而知来者——教研助我成长,我成长助教研。......
2023-11-16
教研员的行为牵动着教师的课堂内外,教研员应该成为一个站在高处的教育者。新课程促进教研内容的重构。正确认识教研工作目标和教学实践目标的关系。帮助教师形成课程意识,加强课程理解能力和实施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教研工作的最高目标。教研员应德艺双馨。坚持将丰富教研内涵和提升教研能力作为开拓教研工作新局面的突破口。......
2023-11-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