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文化能否升华为教师群体文化,不仅归结于所有群体成员面对共同教育教学问题解决所产生的共同需要,而且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教师个体之间的文化共鸣。它是教师个体文化转变为教师群体文化的临界点,是对一种个体文化在教师群体中的不断得到认可的起点,是群体文化转型生成的关键点。......
2023-11-16
学校的组织氛围是指一所学校不同于其他学校,为学校全体成员所体验到的、影响他们行为的、以成员的集体行为感知为基础的、相对持久的学校环境特性,并对所有学校成员教育教学行为产生深刻影响[7]。在校园环境的诸多因素中,学校的组织氛围是影响教师行为的首要因素。而积极组织氛围的需要,需要民主化的决策程序和制度机制作为支撑。
(一)不断规范民主化的决策程序
学校内部管理因素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归因方向。不少研究指出乡村学校领导的教师管理方式相对简单且风格偏向专制,这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8]。这种偏向于技术性、逻辑性、客观性、个体性而人文关怀缺失的管理及其相生相伴的文化,不仅忽视了作为附加价值的乡村教师情感、身份的重要性,而且忽视了乡村教师的道德、自我牺牲精神以及责任和义务[9],这严重影响了乡村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及良好的教师学习和工作环境的形成。正是学校管理方面对乡村教师人文关怀的缺失等因素,使得乡村教师出现比较普遍的职业倦怠现象,如教师热情下降,身心极度疲惫,对工作失去兴趣,以及对学生失去爱心。同时应看到,乡村教师长期处于挑战少、危机感低的氛围之中,与处境伴生的惰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和谐校园氛围的营造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为此,乡村学校应当通过建立乡村教师心理契约等方式,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尽可能地为乡村教师提供较为宽松的专业环境。而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质就是在“以人为本”理念的关照下,在学校与师生的理性交往、心理契约的基础上,转变治理学校的方式,重构教师与学生、课程等的权力关系。
从更深层面上,构建和谐乡村学校就是要营造良好的乡村学校组织文化氛围,通过改善乡村教师工作和学习的微环境,让乡村教师充分享受民主权利,发挥治理学校的重要作用,为他们搭建专业化发展平台,以及学历提升和职称晋升的畅通机制等[10]。教代会是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参与决策的主要途径,是激发教师自主意识的最佳载体,是教师被尊重的真正体现。因此,乡村学校应从落实教代会制度入手,明确规定凡涉及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的重大决策必须提交教代会讨论通过,如教师的考核、学习的规章制度、教师专业的发展目标等。只有被全体教师认可并趋于科学完善的制度才有价值,真正把教师学习的制度建设赋权给教师,才能使教师与学校获得双赢。同时,由教师自主制定与他们自己学习与专业发展相关的制度,不仅可以产生科学完善的制度,而且教师由于被尊重需要的满足可以进一步激发其专业成长的学习需要和自主发展的意识。(www.chuimin.cn)
(二)建立健全教师学习的制度机制
乡村教师学习方式的转变,乡村教师学习动力的激发,以及乡村学校组织氛围的营造,都需要一定的“制度机制”作为保障。因此,为了使乡村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习的氛围,乡村学校应该在所倡导的理念与价值观框架下,建立一整套明确的学习制度,并在实施过程中形成机制,尤其在评价机制上给予激励保障,使得学校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得以进一步强化,同时,这也将极大地有利于乡村教师内化所在学校的核心价值观。
在特定制度机制保障下,不断地进行实践,是文化生成的必要条件,因为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感悟到组织内所倡导的核心文化价值的实质。当前,校本研修作为教师实践感悟的有效形式在乡村教师学习过程中日益得到重视。为此,乡村学校应建立一系列分层次、分对象的促进教师学习的制度,并通过不断实践,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乡村教师自愿自觉地学习。例如,一是要求教师阅读教育学名著,写读书笔记,并以读书沙龙、辩论会形式进行交流;安排外出学习,回来后汇报学习内容;组织集体备课等方式,促使全体教师融日常学习于日常工作中;二是为促进骨干教师的学习,并能引领其他教师的学习,制定针对骨干教师的学习与考核制度;三是采取自主学习、团队互助、师徒制等多种教师学习方式,以及结合市、区教研室新入职教师培训方案,制订新入职教师成长计划,使新入职教师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有关信息技术背景下乡村教师学习文化建设研究的文章
个体文化能否升华为教师群体文化,不仅归结于所有群体成员面对共同教育教学问题解决所产生的共同需要,而且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教师个体之间的文化共鸣。它是教师个体文化转变为教师群体文化的临界点,是对一种个体文化在教师群体中的不断得到认可的起点,是群体文化转型生成的关键点。......
2023-11-16
在此基础上,要加强乡村教师终身学习理念和信息技术的认识与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积极研究、宣传和推动终身理念在世界的普及,鼓励各国政府参与实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于1997年和2009年举办的国际成人教育大会都对终身学习产生了重大影响。......
2023-11-16
学校是一个开放体系。这里所说的“开放”是指学校不得不和社会发生各种关系和联系,同时学校也不得不受来自社会各方面条件的影响,不同的环境条件将造就不同类型的学校。目前,乡村学校的教师学习研修组织还是以传统的教研组形式为主。但仅有教研组不足以满足乡村教师的学习需要和支撑乡村教师学习文化的建设。......
2023-11-16
也就是说,仅仅代表乡村教师个体的学习现象还算不上学习文化,只有当这种学习现象积淀了乡村教师学习精神并相应地表现出较为稳定的状态,并且成为乡村教师群体的共识,产生了广泛而持续的影响时,才算形成了乡村教师学习文化。......
2023-11-16
乡村教师作为我国中小学教师中数量最多的群体,其整体素质及其专业发展水平如何,直接关乎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为此,无论决策者、执行者,还是研究者,都应当更多地关注和关心乡村教师的生存和专业发展。其二,在研究层面,我国已有乡村教师发展研究多停留在发展途径、现状分析等方面,缺乏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关注”。然而通过调查发现,这些改善并没有带来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明显改变。......
2023-11-16
从外在文化价值到内在文化价值,乡村教师的学习文化价值无不表现出赤裸裸的功利主义取向[7]。受功利主义学习取向的影响,乡村教师非正式学习方式表现较为单一且充满封闭性,反观教师正式学习方式也是相同的情况,在调查中就发现,有95%的乡村教师反映,公开课和听评课是学校最经常组织的学习活动,其次是理论学习,而专题研究、专家交流等机会非常少。......
2023-11-16
因而,应正确认识和开发信息技术的价值潜能,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教师教育改革、乡村教师学习文化建设的有效力量。进入信息社会,意味着人类必须寻求发展一种新型学习文化,即应用信息技术的终身学习。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体制和模式,正是适应了这种全新学习文化需求。......
2023-11-16
信息时代学习文化的变化和趋势已经日渐明晰并逐步为乡村教师所认同。信息化要求教师大胆进行教学革新,推动信息通信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使教师所担任的角色发生了较大改变,同时也更加丰富了教师的内涵。四是乡村教师要成为终生的学习者。乡村教师生活在学习型社会,为了应对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乡村教师需要不断进行“充电”,才能适应学生不断变化的要求,终身学习对乡村教师而言尤为重要。......
2023-11-16
相关推荐